这是个机会。我们可以暗中散播些消息,就说……朝廷新军锐不可当,专克羌骑,有人故意引他们来碰钉子,是想借刀杀人,削弱西羌实力。”
李君泽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去安排!”
离开皇宫,叶明没有回国公府,而是直接去了城外的皇家工坊。这里如今是“破军”系列火铳和各类新式军械的核心生产基地。
工坊大管事早就候着了,见到叶明,如同见了主心骨。
“院判大人,您可回来了!北境大捷,工坊上下都与有荣焉啊!”大管事满脸红光。
叶明笑了笑:“都是大家辛苦的功劳。战报总结我带回来了,火铳在实战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硝烟过大,射速还有提升空间。召集核心工匠,我们开个会,集思广益,看看怎么改进。”
在工坊的议事房里,叶明将战场上反馈的问题一一列出,与工匠们讨论。
这些工匠如今都是宝贝,叶明给予了他们极高的尊重和不错的待遇,甚至开始试行一种“技术等级”制度,根据手艺和创新贡献评定等级,与薪酬挂钩,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硝烟问题,或许可以试着调整一下火药配比,或者加长铳管,让火药燃烧更充分?”
“射速嘛,主要还是装填步骤繁琐,能不能把定量火药和弹丸事先用油纸包好,形成‘定装弹药’?这样士兵就不用临时用勺子量火药了,直接咬开包装倒入就行,能快不少!”
“铳管内侧的打磨还能再光滑些,减少残渣,也利于装填……”
工匠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想法。叶明认真记录,并当场拍板,拨出专款,成立几个技术攻关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试验和改进。
同时,他也下达了新的任务:“接下来,工坊的重心,除了继续生产‘破军贰型’和改进型号,还要开始试制一种更大口径,能发射爆炸弹丸的火器,暂时就叫它‘虎蹲炮’吧。这种炮要轻便,能随军机动,用于攻坚和轰击密集阵型。”
安排完工坊的事务,天色已近黄昏。叶明拖着略显疲惫但精神亢奋的身体回到国公府。
刚进院门,就闻到一阵诱人的饭菜香。母亲李婉清亲自下厨,做了几样他爱吃的家常小菜。大哥叶秋虽然还在北境,但府里因为有他这个“功臣”回来,气氛格外温馨。
饭桌上,叶瑾叽叽喳喳地问着工坊里的事情,对那种能“砰”一声巨响的“大炮”充满了好奇。叶风也回来了,虽然户部事务繁杂,但脸上带着轻松,显然赏功和预算的事情推进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