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京中的兵部特使(实为叶明派出的技术指导)巡视工坊。
“叶将军请看,”技术指导指着飞转的纱锭,“此一工坊,日夜不息,所产纱线足以供应万人军需缝补编织之用!所需人力却不足百人,且多为安置的军属流民,可谓一举多得!”
叶秋看着那雪白的纱线源源不断地产出,又看了看工坊外那些因为有了稳定生计而面露安详的军属,一向刚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好!真好!明弟又立下一大奇功!此物于稳固边防,提振士气,功莫大焉!请转告明弟,边军将士,感念他的恩德!”
很快,水力纺织工坊的模式在北疆几个条件适宜的要塞推广开来。
边军的部分被服供应得以就地解决,节省了大量长途运输的消耗,也吸引了不少流民定居边塞,使得边境地区更加繁荣稳固。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再次龙颜大悦,下旨褒奖,并要求内地水网密集之处也可效仿。
技术的风,终于吹过了边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宁与富足。
而叶明之名,也随着那轰鸣的水车和优质的布匹,传扬得越来越远。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