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为何,之后很长时间,鞑靼人那边就像是偃旗息鼓了一般。
就是僵持不下时,覃云派人到了王守仁所部驻守的战壕内,带来最新消息:“鞑靼人撤退了。”
“咋又退了?”
朱晖冒出头来,声音干涩,本想啐一口唾沫,可惜嘴里连一点儿口水都没有,只能含混不清地道:“鞑子这是采用车轮战术,想把咱耗死……不行,必须得给他们点儿教训,不让他们跟个疯狗一样,时时刻刻来咬。”
王守仁抄起一旁的新式火器,尽管里面只剩下不到三发子弹,但他好像仍旧想拿这个跟鞑靼人拼命,嘴上吩咐:“来几个人,跟我到对面山头……我要到高处看看鞑靼人的动向。”
朱晖吃惊地问道:“王兄弟,你疯了不成?鞑子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你还敢跑到对面山头去?”
王守仁道:“此时鞑靼人正撤退中,不趁机上前去查看敌情,更待何时?这两天他们这般拼命的举动,必定有其缘由,非得一探究竟不可……”
朱晖建议:“后方高处看看不行吗?”
“局限性太大了,我想看清战场全貌。”
说着,王守仁不顾朱晖的强烈反对,直接带着两名随从出了战壕,然后快步往河对面方向去了。
……
……
朱晖别无他法,只好鼓动士兵前出,去割战死的鞑靼人的耳朵,如此勉强抽调出一百多人的队伍,跟着王守仁一起过了河。
经过那个火油弹炸出来的大坑时,朱晖特意驻足观望了一下,最后无奈摇头,跟上了正在矮身往前冲的王守仁。
“王兄弟,非得去敌人活动的地方冒险吗?守在这儿,鞑子轻易杀不过来。”朱晖的意思,咱只管守着一隅,管对面山上的鞑靼人做什么呢。
如此贸然上去,等于说将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只是为了探查了一下敌情,有什么必要?
“再或者,你派几个夜不收上去,或者是听覃千户讲,不挺好吗?”朱晖可不想亲力亲为。
王守仁却好像根本就没听到朱晖的话一般,只顾着往前穿行。
最后一行人经过半个多时辰赶路,终于登上对面高处。
上山头的第一时间,朱晖便感觉疲累,转头想找个地方坐下,却见旁边一身书卷气的王守仁却精神抖擞,正拿着望远镜往对面看。
朱晖心想,有那必要么?
“原来是这样。”
王守仁一顿感慨。
朱晖问道:“怎样?”
等朱晖放眼看过去,瞬间为眼前视线广阔而感觉神清气爽。
虽然后方山头,他们的地势位置算比较好的,但因为有前面的山峦阻隔,根本就看不到东北方向主战场的情况,尤其连张延龄的主力在哪里都不知道。
鞑靼人的营地,很多时候只露出冰山一角。
等他们登上本来为鞑靼人盘踞的一片山头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里真能做到对整体局势的把控,那叫一览无余。
但见远处,鞑靼人已开始全面撤兵。
而大明至少有三四股生力军,互成犄角,结成防御阵势,有些地方还闪烁着明灭的火光,说明火炮的打击仍未结束。
“那里得有个十几里地远吧?”
朱晖指着远处迸射出火光的地方问道。
王守仁眼前放光,颔首不已:“难怪、难怪啊!”
朱晖问道:“王兄弟发现什么了?”
“你看那边。”
王守仁指着东北方向道。
朱晖道:“那里怎么了?人好像要多些,难道那是张国舅的中军所在?我还正奇怪张国舅的人马在何处呢。”
“张国舅所部应该不在我们视野内。”王守仁道,“再或者,其余几路零散人马中,就有他的人。”
“啥?”
朱晖面带不解打量王守仁。
此时太阳终于从云层中冒出头来,照射到了王守仁坚毅的脸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