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那句“抓一条回来”,让御书房内狂暴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转为一种更加深沉的、带着血腥味的算计。
朱元璋盯着地图上那片遥远的“欧罗巴”,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灼热的贪婪所取代。
他从孙子的话里,听出了更深层的意思。
这不仅仅是一场防御战,更是一场狩猎的开始!
“好!好一个抓活的!”朱元璋粗重地喘着气,像一头发现了新猎物的猛虎,在地图前来回踱步,“咱要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多少船!他们的炮,比咱的神机炮如何!他们的国家,有多少金子!”
这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皇帝,思考问题的方式永远是那么直接。
威胁,就要扼杀在摇篮里。
财富,就要抢到自己手里。
而一旁的朱标,眉头却紧紧锁着。他扶着桌沿,大病初愈的身体还有些虚弱,担忧地开口:“雄英,听你所言,这泰西诸国,既然能远航万里,其实力定然不容小觑。若与之为敌,战端一开,恐怕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耗费钱粮无数,将士伤亡亦不可估量。我大明刚刚平定北元,百废待兴,是否应该……”
朱标的话,代表了传统儒家思想下的治国理念——守成,安民,不轻启战端。
朱雄英转身,看向自己的父亲,眼神中带着尊敬,但观点却截然不同。
“父亲,您的顾虑,儿子明白。但这个世界,不是我们想安稳,就能安““的。”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在上面画了一个巨大的圈,将大明与欧罗巴都囊括了进去。
“这颗球上,容不下两头猛虎。我们不去吃它,它迟早会来咬我们。与其等它养肥了再打,不如趁它刚把爪子伸过来的时候,就一刀给它剁了!”
朱雄英的话,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冷酷与霸道。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富有煽动性。
“而且,父亲,皇爷爷,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战争想成是亏本的买卖?”
“四叔东征倭国,搬回了一座银山,让国库转亏为盈。蓝玉北伐草原,带回来的牛羊马匹,让整个北方的军户都吃上了肉。战争,可以是最好的生意!”
“这些泰西人,既然能跨越半个世界来寻找财富,说明他们自己的国家,必然富得流油。他们的造船技术,他们的航海经验,他们的财富……所有我们没有的,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拿过来!”
“用他们的钱,造我们的船!用他们的工匠,发展我们的技术!最终,让他们成为我们大明走向世界之巅的垫脚石!”
这番话,彻底击中了朱元璋的灵魂。
“说得好!”老朱一巴掌拍在地图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他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酣畅淋漓的快意。
“以战养战!咱怎么就没想到!咱的眼光,还是只盯着这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咱大孙的眼睛,已经看到全世界去了!”
他看着朱雄英,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欣赏。
“咱明白了!咱的胃口,要比他们更大!他们想要咱的香料和丝绸,咱不仅要他们的金子,咱还要他们的国家,他们的人,他们的一切!”
朱标在一旁听着这番对话,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他看着自己年仅八岁的儿子,那平静的眼神,那宏大的布局,那将整个世界都视为棋盘的惊天格局,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陌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他意识到,自己儿子的思想,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达到了一个他无法企及的高度。
“传朕的旨意!”朱元璋的兴奋劲上来了,立刻对门外的太监吼道,“八百里加急,发往西洋舰队!”
“第一,准许燕王朱棣相机行事,不必事事请奏!只要能达成目的,给咱把天捅个窟窿都行!”
“第二,告诉他,朕不要俘虏,朕要活口!要他们的工匠、画师、学者,还有他们的贵族!朕要知道他们的一切!”
“第三!”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让他想办法,把咱们大明的货物,丝绸、瓷器、茶叶……卖给他们!价格,让他自己定!越高越好!先用货物,把他们的金子掏空!”
这三道命令,一道比一道霸道,一道比一道阴险。
朱雄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了然。
皇爷爷已经完全理解并接受了他的全球殖民战略。
而他早已拟好的给朱棣的密令,也在此刻,由信使飞速送出。
密令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却比朱元璋的圣旨更加具体和致命:
“寻其弱点,制造内乱。分而治之,拉拢一批,打压一批。以贸易为名,摸清其港口、航道、兵力部署。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一艘船,而是整个泰西。”
“另,活捉一名识字的传教士,我要亲自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