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梁兴所难以理解的。
停顿了半天,梁兴才磕磕巴巴的继续道:
“这,是否多了些,咱们是急行军,其实在我看来,不足三千人,其中五百人披甲就足以应对战事。另外,清单中这些火器,真的有必要都带着吗?比如这火炮,某听闻过此物的威力,可其必然要拖累行军速度,要知道,我等对手的凉州兵马,可没什么火器防身,在某看来,火炮实无必要!”
在场的军官闻言,有些认同的颔首,有人露出鄙夷神色,对梁兴的见识表示不屑,也有人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些什么。
牛二看向一脸思索的军官,凝声发问道:
“杜司马,你部统领炮兵,可有话说?”
“回禀校尉,对于此战,军中早有谋划,山道难行,故而营中配有轻型短管火炮,此炮可以拆分,以单兵携带,或者用骡马托运。
当然,梁将军所言甚是,既然是突袭,当以快为准,携带两门轻炮便可。”
杜尚见状,当即出列,躬身禀报道。
“那好,”
牛二见此不再多言,转头看向梁兴,指着对方手里的清单道:
“我观本地军兵很是穷困,梁兄可需要些什么?清单上所需,皆可提供!”
梁兴也不犹豫,当场俯下身子,趴在木桌上写写画画,最终给了牛二一份清单。
牛二接过单子一看,顿时傻眼,只见梁兴没有那么多花哨,只在单子上清楚勾画出两行小字:一百铠甲,三百骡马,粮草要足!
最后的那个足字,因为梁兴的用力,墨水侵染了大半张纸,可见此人对粮草缺乏是有心理阴影了。
或许是注意到了牛二的奇怪眼神,梁兴手指戳在木桌上表示崤函山道的沙盘上,指点道:
“这条山道,某跑了不下数十趟,对这里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此战,并没有诸位想象中的难打。
另外,刀枪戈矛,某军中就有,就不用诸位准备了。还有,骡马取三百之数,乃是为了各部轮流歇息所需。”
说起急行军的歇息,牛二微微颔首,这一点他很清楚,在三韩时,他们急行军时就曾轮流上马睡觉,老兵们强大适应能力,让他们很快掌握了在行进马匹上睡觉的本事。
梁兴说完正要转身,忽地想起了什么,他回头看向帐内众人,语气带着感慨:
“听说,诸位此行是为了赈济关中百姓?
呵呵,那粮草就更应该带足了。以某的预计,弘农郡,除了张济的军兵有兵粮可吃外,乡野之间,怕是已经饿殍遍野了!
赈济百姓?好陌生的词!当年若有朝廷赈济,哪里会有乱军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