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大明寒门,带刀进士 > 第159章 风暴将起

第159章 风暴将起(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恶毒后娘:用空间养活一窝小反派 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 鸿蒙动乾坤 带着空间在位面走私 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 斗破:内卷修炼,卷哭萧炎 狂兽战神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神说! 无尽龙域

嘉靖三年七月五日,一封由张璁桂萼联名的《正典礼第七上十三议疏》递交到了通政使司。

此事就如一枚重磅炸弹,投入了本来就暗流汹涌的大明朝堂。

这封奏疏二人事先交给嘉靖看过,为何要再呈递通政使司呢?

无他,让大臣们先看到,让舆论先吵起来,把势头造起来,试探虚实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明一些大明上书的流程。

明朝大臣向皇帝呈递奏疏,需遵循“分层递进、多环节核验”的流程,核心是通过通政使司汇总、内阁初步审核、司礼监转呈三大核心环节。

所有奏疏,除内阁、六部紧急公务可直接递内阁外,需先提交至通政使司,这是明朝专管奏疏传递的机构,类似“中央信访办+公文流转中心”。

而这封奏疏进了通政使司后,他们片刻没停留,也不敢停,这烫手的山芋直递内阁。

同时奏疏的内容也流传了出去。

“臣窃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伏惟皇上应天顺人,嗣登大宝,乃即敕议追尊兴献王,以正其号,奉迎圣母以致其养,此诚孝子之心,有不能自己者也。兹者朝议谓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

……比有言者,遂谓朝议为当,恐未免胶柱鼓瑟,而不适于时,党同伐异,而不当于理,臣固未敢以为然也。”

奏疏前面说的还比较正常,力辩皇上不应以孝宗为皇考,而应追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他们认为古礼中天子无为人后之礼,三代以前皆兄终弟及,汉定陶王和宋濮王之事是古礼崩坏的体现,如今议礼大臣拘泥于此是错误的。

但后面,就开始歪了。

揭露议礼中存在朋比现象,也就是结党,指出主张当今皇帝为孝宗(朱佑樘)之子的说法最初源于奸权大臣,矛头又对准了杨廷和,礼官、九卿科道纷纷附和,而许多知晓朝议非是的官员因惧怕谪降而不敢发声,九卿等连名上疏多是被迫为之。

说他们以护礼为由行霸权之事,协裹压迫朝野。

所以这封奏疏不仅是给兴献皇去掉本生,而是挑起了对护礼派的冲锋,挑起了对立,把仪礼跟站队结合在了一起。

这就像是一把刀,竖了起来,意思是说吧,你们到底是哪一派的?

站皇上这边还是站杨廷和余党一边?

而护礼派的人也被他明晃晃的给指了出来,就是礼部言官清流,所以这道奏疏实质上又是一篇檄文。

嘉靖帝先前看到这奏疏后的慎重也在于此。

重点针对的具体人物就是现任首辅蒋冕,辅臣毛纪,礼部尚书汪俊,吏部上书石珤(bǎo)等人,石珤搂草打兔子,他也是护礼派,但跟杨廷和不睦。

接下来首先就是科道言官率先发起了对张璁桂萼的弹劾,雪片一样的奏章飞向了通政使司,飞向内阁,蒋冕乐见其成,也不批驳,直送司礼监,意思是皇上您好好看看吧。

但这些折子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丝毫动静传出,一直到七月十五日。

朝会方罢,嘉靖下诏去掉“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二字。

这道诏书,如同盛夏时节骤然劈下的惊雷,猛烈地轰击在紫禁城上空,瞬间将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彻底点燃。

蒋冕在值房中枯坐良久,面前的茶早已冰凉,跟他的心一样凉。

诏书内容不仅彻底否定了他们坚持的“继嗣”之礼,更将张璁、桂萼在《正典礼第七上十三议疏》中污蔑他们是“朋党”、“濮议论”余孽的攻击变成了钦定的事实!

杨廷和致仕后,他作为护礼派的核心与旗帜,此刻被皇帝亲手打碎了尊严,政治生命乃至家族的命运都悬于一线。

毛纪性格更为刚烈,拍案而起:“奸佞误国!此诏一下,礼法崩坏,伦常沦丧!我等身为阁臣,若就此俯首,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有何颜面立于士林?!”

礼部尚书汪俊,面如死灰,身为礼部堂官,这道诏书是对他职责和信念最彻底的否定。

他是最难受的,他职位决定了他是杨廷和去后的最硬的防线,但他这个人却不如毛纪那般刚硬,他双目无神的看着蒋冕。

“去本生…去本生…此乃颠倒乾坤之乱命!国将不国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农民将军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红楼群芳谱 世威大帝 古人看我玩原神 苏定方演义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