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大明寒门,带刀进士 > 第48章 科举之秀

第48章 科举之秀(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恶毒后娘:用空间养活一窝小反派 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 鸿蒙动乾坤 带着空间在位面走私 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 斗破:内卷修炼,卷哭萧炎 狂兽战神 我在明末奉天靖难 神说! 无尽龙域

二女没现身。

姜惊鹊陪于景安吃了顿不尴不尬的午饭。

饭后拽着于景安,请教馆阁体的书写关要。

科举考试不算内容在四书五经之内,除了格式的八股要求外,字体一律使用馆阁体。

不少人对这种严谨统一的书写规范诟病不已,认为限制和禁锢了艺术的发展,比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痛斥其“千篇一律,状如算子,毫无生气”。

但姜惊鹊认为康有为完全胡说八道,且不说没人管你日常用什么字体写字,而馆阁体除了提高了阅读公文信息的效率。

最大的作用是保障了教育的公平。

包括考试内容范围只在四书五经,格式要求八股制式,都是洪武大帝在保障教育最大的公平性,就这一点简直可以与现代教育媲美。

先说书籍,四书五经九本书,以明朝三十税一取税比例,大部分农家可以买得起书,另外社学、县学都不收学费。后期赋、耗、役的增加与土地兼并,都影响了教育平衡,但不可否认制度的优秀,即使现代还有4+1呢。

而统一的八股格式,就类似解题步骤,谁都无法依靠受了更好的教育资源肆意发挥,把权力和资源优势关进笼子,更在卷面上减少了作弊的可能。

这是底层人可以做官的最好时代,拼天赋,靠努力。

而且没有面试。

如果殿试也算面试的话,谁能比的上这种级别的面试公平?

即使黄巢穿越而来,都会认为此处是天堂,一辈子考不上也只能怪自己天赋不足,哪还会有造反之事。

姜惊鹊很喜欢这个可敬的科举制度,如果穿越在洪武年间,必须给老朱磕一个。

他脸皮厚,舍得下脸央求于景安教授。

姜惊鹊也没办法,他再过目不忘,字还需一点点练习,这是水磨工夫,记忆力只能帮他加个速。就好比混元桩,姿势摆的好,摆的精准,也需要天天练习,不能为他增加熟练度。

馆阁体是以楷书为基础,字形方正、大小均匀,笔画横平竖直,结构严谨对称,无明显欹斜或夸张变形。单字大小如“蝇头小楷”,整体排列整齐如“算子”,给人端庄、稳重之感。

没想到于景安还有好为人师的癖好,教起字来极为认真。

“馆阁体最忌轻浮,须得沉心静气。你且看这笔画——“他重重哼了一声,捻着胡须,指向桌案:“研墨!取笔!心不正,字便邪!且看‘永’字八法!”

姜惊鹊依言而行,动作沉稳。

他屏息凝神,握紧狼毫,照着于景安书写的范字“永”,工工整整地临摹下去。

第一笔下去,手腕却显得有些滞涩,那横画起笔虽饱满,行笔却略显僵硬,未能表现出范字的筋骨韵味。

于景安在一旁看着,心头微沉,暗道:“果真被柳知言害的不轻……”

然而,正当他准备开口指摘时,姜惊鹊却落笔了第二点,紧接着是第三竖。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他浑身上下竟散出一种近乎“入微”的专注感——仿佛每一个笔毫触纸的瞬间,每一寸墨色的浓淡枯湿,都被纳入某种精准的计算与掌控之中。

于景安的眼睛倏地瞪圆了。

那横画收尾回锋时,笔锋转折处竟不可思议地收敛了拙意,变得柔韧起来,与范字的气韵隐隐呼应!

“这、这……?”

于景安喉头滚动了一下,满眼都是不敢置信他的模仿能力,虽无圆熟老练的韵味,结构却异常精准,那份近乎刻板的端庄气象,已然扑面而来!

“好!”于景安下意识地拍案叫绝,连瞧姜惊鹊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

“手腕再放松些,”于景安忍不住走到姜惊鹊身后,伸出手指轻点他的臂肘,“此处便是‘筋骨’藏锋之处,过紧则如刀刻斧凿,过松则绵软无力。需如搭弓引箭,张弛有度……”

姜惊鹊依言而行,气息越发沉入小腹,如他所传的浑圆桩般,稳住了行笔的根基。

姜惊鹊写完一页,于景安便指出不足,指点结构与笔锋间细微的差异,而姜惊鹊的下一次落笔,总能更接近一丝神韵。

纸上渐渐铺满方正挺拔、大小如一的蝇头小楷。

“字如其人,正则立本。”良久,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苏定方演义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红楼群芳谱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世威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