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惊讶。
要知道,这关宁军可是花费了数千万白银所打造的部队啊,而这种部队竟然无法与之在外野战?!
“老大人,晚辈敢问这敌军战法如何?有何特点?还有我秦帅何在?”
在听闻到如此消息之后,张世泽顿时就坐不住了,旋即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嗯…敌军战法酷似游猎,常以分割包围之法打击我军。至于特点,依老夫这么多年来看,其特点是在速度二字。而我秦将军眼下正在东江。”
袁可立是深吸了口气。
说实在的,面对建奴这种部队,大明还真没有太好办法处理。
因为,一是他建奴的部队是以骑兵为主,步军及火器兵为辅,二是地缘优势,三是人家士气强盛又可从蒙古及辽东牧场获得数量颇丰的战马补充。
而反观大明这边呢?
朝廷本就是因天灾支出巨大,再加之战马的培养又仅靠着甘肃的两处大马场,而且眼下辽东的牧场又丢了,所以这战马补充就一直是很成问题。
“速度…,那这该怎么打?”
“老大人,我大军眼下有多少战马?”
听到袁可立的话后,张世泽便就皱起了眉来。
“我辽东大军眼下有一万八千三百余匹骡马,若要只算战马的话,恐怕就只有一万不到。”
对于这数据,袁可立也是很想去弄袁崇焕的,因为他给的这数据全都是水分!
这据袁崇焕回奏朝廷及给袁可立的回信所讲,他报告整个辽东有八万一千匹骡马,可实际上呢?
经过袁可立的调查整合后发现,这马匹数量简直是差到离谱,也不知那银钱是都花在了防务建设上了,还是被他和心腹给分了。
的确,宁锦防线是吃钱粮不假,但这防线就算是再能吃钱粮,那也不能只漏了战马吧?!
说实在的,倘若这辽东真有袁崇焕所讲的有八万匹骡马的话,哪怕是只有四万匹战马,那也能打的建奴是哭爹叫娘的。
毕竟,大明不缺人,更不缺想要建功立业的狠人!
“一万不到,那与我这六千战马相加,应该是能搞一搞……”
听到袁可立报来的战马数量,张世泽就口苦不已,而一旁的其余将帅也是如此。
在古代不是所有的马都能叫战马,而一匹战马的养成是需要很多金银的,据史料记载崇祯时期的一匹战马成本,大致需要二十到五十两左右。
而这再加上三大营这些年的糜烂以及蒙古的叛变,所以大明眼下各地拥有的战马算在一起是绝不会超过三万!
“唉,张国公勿要叹息,我军眼下也不追求全面获胜,只要能打通锦州与复州之通道就好。”
袁可立是有心无力,但没办法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好吧,既然如此,那张某就没什么话说了,还请老大人能与我讲讲您与秦帅的布置。”
在了解完情况以后,身为负责此次出征总副将的张世泽,便就忍不住的想探讨军事计划了。
“好!不愧是我少年英郎,来老夫与你明言,我与秦帅之略。”
见张世泽没在此事上纠结后,袁可立当即就露出了笑脸,说着就要带人去看沙盘。
“老大人且慢,晚辈有所思虑想询问老大人。”
而就在此时,一直坐在旁边没开口的张书缘,就起身拦住了这二位。
“哦?张阁可是要问东江?”
“老大人果然见识渊博,一下就窥出晚辈的心思了。”
“诶,哪儿有什么渊博,主要是老夫看的多了而已。既然张阁问起,那老夫就与你们讲讲。我东江镇眼下有卒三万五,各协将帅百余人,骡马六千余,大小战船有三千。”
袁可立并没有隐瞒东江镇的情况,他明白,这张书缘和李标的到来就是为了东江镇!
“嗯,那看来毛都督这些年还是发展的不错。既然有如此兵将,那其这几年间成效如何?”
听到这个数字,张书缘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是对后世的猜测又确信了几分。
“文龙这几年倒也还行,大小战役打过不下五十场,只不过这成效倒是甚微……”
袁可立说的没错,这由于他东江镇本身就在往藩镇化发展,再加上袁崇焕上台后的掣肘,所以这哪怕毛文龙是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