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地里,映出一片永远不化的红。
多年后,当蜀汉的史官在竹简上写下“关平,羽长子,从羽临沮死之”时,洛阳的老巷里,有个卖糖画的老汉正在画青龙偃月刀。
糖浆在石板上拉出银亮的弧线,旁边看热闹的孩童忽然问:“爷爷,关平是谁?”
老汉的手顿了顿,糖浆滴在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涟漪。
“关平啊,”他望着远处的夕阳,声音里带着糖画的甜,“是个跟着父亲走了一辈子夜路的孩子,手里的刀,从来没弯过。”
晚风掀起老汉的衣角,巷口的老槐树上,几片黄叶正打着旋儿落下来,像极了解良城那年的枣花。
远处传来卖货郎的吆喝声,混着谁家孩子的笑声,飘向了青石板铺就的岁月——在那里,十二岁的关平正蹲在地上,用竹片认真地画着刀势,而他父亲的背影,依然像座山,立在刀光与月光之间,永远不会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