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要回城,连杨明也一样,他的手续也都办妥了,后天下午的火车。
还是那次懒老三的事,王娟他爸帮的忙。毕竟是军区首长,天南地北都有那么几个战友,在杨明老家给他安排了一份报社编辑的工作。
江宁心里暗自感慨,时间过得是真快啊,这都是去年的事了。也真心为两人开心,毕竟知青返城实在太艰难了,没有门路关系的基本无望。
农活的苦他深有体会——去年只干了几个月,每天还只是干半天,如今想起来都害怕,头都大了。
烈日当空时,汗水糊得眼睛都睁不开,田里的虫蚁又多,每日都有干不完的各种活计。他分的活计还不算繁重,就这也得三天两头借着灵泉水解解疲乏,否则根本撑不住。
更别说其他知青,即便拼死干,也挣不了几个工分,年底分红扣除口粮钱,能剩下十块钱都算好的。
要是没有家里帮衬,知青们连生存都成问题。但多数人下乡的第二年,家里的汇款和书信就渐渐断了,横竖都明白,反正是回不来了,家里也放弃了。
村里最早的那批知青,已经待了七八个年头,早就在村里娶妻生子、安家落户。
更多的人只能日复一日地苦熬,在无望中等待。岁月就这样一天天流逝,看不到尽头,也盼不到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