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整座城市浸泡在一片深沉的静谧里。唯有沈伊沐书桌上的这盏台灯,固执地撑开一小片温暖明亮的光晕。
光晕之下,是她的战场,也是她的王国。
键盘的敲击声清脆而富有节奏,像是永不停歇的雨点,敲打在寂静的深夜里。屏幕上,光标在一行行文字后有节奏地闪烁,仿佛是故事的心跳。沈伊沐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思绪早已脱离了这间小小的书房,潜入了那个由她亲手构建的、光怪陆离的架空世界。
她是一名网络小说家。这是她的身份,也是她赖以生存的根基。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拥有数十万忠实的读者,这条路她走了五年。五年里,无数个像今夜一样的夜晚,她都是与屏幕和键盘为伴。孤独是常态,但创造带来的满足感,足以将所有的疲惫与孤寂都熨烫平整。
她的新书在一家知名的网络文学平台连载,成绩斐然。每天更新三千字,雷打不动。这是她与读者之间不成文的约定,也是她对自己这份事业的敬畏。读者们亲切地称她为“大大”,每天在评论区催更、讨论剧情、为角色的命运或喜或悲。这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当最后一个句号敲下时,窗外的天际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沈伊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感觉每一寸肌肉都透着酸胀。她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将文档保存、上传,然后点开了那个熟悉的作家后台。
后台的数据是她最直观的回报。她看着今天新增的订阅数、推荐票和评论,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但真正让她感到心安的,是每个月十号准时到账的那笔稿费。
那串数字,是她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换来的。不多不少,稳定在一万左右。
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并不算惊人,尤其是在这座消费高昂的大都市里。但对沈伊沐而言,它意义非凡。它意味着她可以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色,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心安理得地待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继续编织她的梦。
她不再需要为了生计,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工作。她不必在拥挤的地铁里消耗掉一天所剩无几的精力,也不必在复杂的办公室人际关系中耗费心神。她的世界变得简单而纯粹:吃饭,睡觉,然后写作。
这笔稿费,是她独立的宣言,是她自由的基石。它让她有能力租下这间朝南的、带阳台的小公寓,让她可以在阳光好的午后,泡一杯咖啡,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读一本闲书。它让她可以给远方的父母寄去一份体面的礼物,让他们不必再为自己的生活过分担忧。
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她创作的底气。她不必为了迎合市场而去写自己不喜欢的“爽文”套路,可以坚持自己的风格,慢慢地打磨一个她真正想讲述的故事。她知道,总有那么一群人,会懂得她的坚持,会为她的文字而停留。
沈伊沐关掉电脑,房间瞬间暗了下来。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了厚重的窗帘。清晨的微光立刻涌了进来,给房间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楼下,早起的清洁工已经开始打扫街道,偶尔有晨练的老人跑过。城市正在从沉睡中苏醒,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她的一天,才刚刚结束。
她打了个哈欠,准备去洗个热水澡,然后睡个好觉。等她醒来,又将是新的一轮战斗。她需要构思明天的情节,要如何让主角摆脱眼前的困境,要如何让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反派露出蛛丝马迹。
她的生活,就像她笔下的故事一样,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每一天,她都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那个世界,也正在反过来,塑造着她的生活。
沈伊沐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满足而疲惫的微笑。她知道,自己很幸运。能够将热爱变成事业,并以此安身立命,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那一万块的稿费,不仅仅是金钱。它是读者投来的信任票,是平台给予的认可,更是她作为一名创作者,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坚实的足迹。
热水从花洒中倾泻而下,带着温热的蒸汽,瞬间包裹了沈伊沐疲惫的身体。水珠顺着她的发梢滑落,流过肩膀,带走了一夜的寒意与僵硬。这是属于她的仪式,一场从虚拟世界回归现实的洗礼。在水流的冲刷下,那些纠缠在她脑海中的爱恨情仇、刀光剑影,都渐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