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便也都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孟晚又端着独留出来给他们的胡瓜炒鸡蛋,就那样蹲在他们跟前,“先别着急吃,一人一块鸡蛋,把碗都伸出来。”
这回八个小孩都乖乖递出了碗,才这么小会儿的功夫,粥都快见底了。
孟晚挨个给他们加鸡蛋,大孩子大些,小孩子的小些,在各放几片胡瓜就着吃。
都分好,他也不看他们,自己坐到桌边吃饭。
可能是忙活了一天,他这会儿胃口也不错,喝了满满两碗水粥,还吃了不少的菜。
“这里没有多余的被褥,我让蚩羽送你回家住去,明天若是还想来,我叫蚩羽去接你。”饭后孟晚对雨哥儿说道。
雨哥儿小声说:“明天我还想过来帮忙。”她不明白做这些事的意义,但觉得比在家里待着强,表嫂也愿意给他个笑脸。雨哥儿有些小聪明,他知道以后亲大嫂可能靠不住,要靠孟晚这位表嫂。
孟晚眼里果然多了点笑意,“成。”
临睡前这群吃的半饱的小孩被蚩羽拎到井边,一个个的兑上温水洗漱,洗好了枝繁再挨个把他们擦干净了上药,枝繁动作比粗鲁的蚩羽温柔,说话也比冷硬严厉的孟晚好听,这些小孩被上药的时候,最小的那个突然就抱着他哭了起来。
枝繁红着眼眶,抱着光屁股的小孩哄了又哄。
后两日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孟晚指使起来,义学里当初置办东西的钱都被张管事落下了,除了待客的厅堂还算体面,剩下的屋子都空着,有的屋子搭了炕,有的屋子没搭。
他叫蚩羽和枝繁去木匠铺子,有几张现成的床便先买上几张,剩下再加钱定做些红木大柜和立着的大衣柜,又去成衣铺子买了十几套麻布衣裳回来。
孩子们的被褥也买了现成的,洗澡桶、洗脸盆、枕头、油灯……零零碎碎的置办了好几天,义学门口见天有送货的。
那群小孩头上生了虱子,孟晚给他们挨个剃了光头,又把角屋里的稻草让蚩羽拖出来烧了,安排他们住到后院最大的一间大通铺里,宽敞又亮堂。
炕上铺着八个铺盖卷,褥子枕头都是新的,天气热,被子都被收进了新打的柜子里,孩子们盖得是麻布薄毯。
一天三顿的清淡饭菜被孟晚养着,这群孩子终于不是麻木的缩着了,刚开始他们只敢跟在脾气最好的枝繁屁股后面,渐渐的也敢和蚩羽和雨哥儿说话了,只是还是有些怕孟晚。
“晚上咱们做豆角肉臊子凉面,炉子上煨上鸡汤,给这几个小孩下鸡汤热面。”天热孟晚不爱进厨房,就让枝繁和雨哥儿在厨房里擀面条,他搬了个小凳子在大门处摘豆角。
大门敞着门洞宽敞,坐在下头又阴凉又有过堂风,吹起来格外舒适。
过了一会儿他跟前就多了八个小孩一起帮忙摘,孟晚叫那个大的,“去带弟弟妹妹们去搬几个小凳子来,坐着摘菜。”
大的老实的“嗯”了一声,领着几个小的走了,没一会儿又各拎着个小木凳回来。
这些小木凳院里有二十来个,都是木匠用打床、搭炕沿、打柜子、桌子等剩下来的边角料做的,没要钱,送给孩子们坐着玩。
放到义学里很实用,孟晚就十分爱坐。
“晚哥儿啊,摘豆角呢?我家种的胡瓜收了不少,给孩子们摘了几根来。”
义学大门敞着,便有街坊邻居过来串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