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乾化元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
朱友贞夺位,委任王彦章为濮州刺史,兼马步军都指挥使。
至此葛从周病殁,便迁任澶州刺史,并封开国伯,就此战神出马,再次引军出征。
西元九一五年,乾化五年三月。
铁枪大将王彦章率领五百骑兵,前往驻守邺城金波亭。
魏州人叛变,投降晋国。
王彦章家属不幸落于敌手,皆被晋军俘虏。
晋主李存勖闻说拿了王铁枪家眷,不胜之喜,厚礼加以优待,并命其妻子作书,遣使至梁军大营招降王彦章,同时又派人离间梁主朱友贞。
王彦章乃将晋国使者斩,以释主公之疑。
末帝甚为感动,因已失魏州,便委王彦章迁任郑州防御使。
此后不时与晋国军于黄河两岸战斗,王彦章常任先锋,全凭手中一杆铁枪,抵住晋唐数十万大军,使其多年不敢饮马黄河,正觑汴、洛二州。
贞明七年正月,王铁枪由郑州渡河向北挺进三百里,改驻滑州。
此时晋国军队已占领黄河北岸全部,并于德胜口设立铁锁截断航道,并跨河筑城。
梁朝赵岩、张汉杰等人用事揽政,向梁末帝建议疏远老臣。
故此王彦章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片言不得入于朝廷,黄河边将亦不再受末帝重视。
便在此时,契丹胡族在边北辽东之地崛起,建国称霸,屡侵晋阳太原,使晋主李存勖穷于应付,方给王铁枪以可乘之机。
字幕:耶律阿保机名亿,乳名啜里只,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
父名耶律撒剌,生母为萧氏。
耶律阿保机吞并契丹其余七部,统一部族,因被族人推举为领可汗。
乃任用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等汉人为佐命功臣,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展农商。
后梁贞明二年,西元九一六年,群臣及诸属国议上尊号,曰“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正式确立帝位,便以族名契丹为国号,建元神册,史称辽太宗。
辽太宗耶律阿保机自即帝位,先后镇压契丹贵族叛乱,又征服达奚、室韦、阻卜等部,并占领蒙古诸部产盐之区,以至十余年间国力大盛,强于中原诸侯之国。
辽神册三年,辽太宗建都临潢府,乃今之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两年后创建契丹文字并推行之,便有契丹文明传世。
西元九一七年,朱梁贞明三年,李晋天佑十四年,契丹国神册二年。
晋国寿州刺史卢文进谋叛晋王李存勖,归附辽太宗耶律阿保机,并引契丹军南下。
既有卢文进军作为向导内应,阿保机于是欣然入寇中原,直欲饮马黄河。
契丹军数量众多,部族男丁皆为战士,倾巢南下。
实大军三十万,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只见山谷之间毡车毳幕,旷野之上羊马弥漫。
晋国大将红袍周德威当时镇守幽州,闻报胡骑南下,急遣使向晋王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搜集举国战马万匹,派李存审、李嗣源为将,率军北出幽州迎战。
李嗣源率三千骑兵为前锋,到达距离幽州六十里,忽于敌兵遭遇。
只听遍地胡茄声响,契丹一万骑兵突然杀来,势如狂风卷地。
李存审、李嗣源极力迎战,将契丹骑兵杀得大败。
契丹兵不明战法,亦无军纪,前锋受挫,刹时溃散。
李存审、李嗣源挥军继续追击,俘斩契丹兵数以万计,乘势进入幽州,与周德威合兵一处,将打一家。
由此契丹败退,北疆暂保无忧。
李存勖这才腾出手来,开始调兵南下。
天佑十四年冬,晋军兵至黄河岸边,与梁军夹河对峙。
王铁枪兵势顿阻,退至黄河,两军对垒,寻求决战。
李存勖率军东进,连破梁军数座营寨,攻陷杨刘城,兵临山东东阿。
杨刘城守将安彦之被俘投降,并引晋军攻掠至郓州、濮州。
王彦章迭闻败报,不由大惊,急沿黄河向东,组织兵马欲复夺杨刘城,但未成功。
梁末帝朱友贞当时正在洛阳进行祭天大典,闻讯仓皇赶回汴州,以防晋军溯河而上来攻。
天佑十五年八月,李存勖调河东、魏博、幽州、横海、义武等镇军队,齐集魏州,准备直捣汴州,彻底灭掉朱氏后梁。
是年十二月,李存勖由濮州麻家渡渡过黄河,二十三日,进驻山东鄄城西北胡柳陂,欲与梁军展开血战。
周德威自幽州而至,向李存勖进言道:梁军日夜兼程而来,不及修筑营垒,而我军却已扎好营栅,足以守备。
此处距汴州只有两三日路程,梁军家属皆在城中,牵挂家园乃是人之常情,梁军必然死战。
我军深入敌境,如不用计,恐难保必胜。
晋王便问:公计奈何?
周德威:若依末将之计,大王自当保守中军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