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侍宴官报入后宫,子刘禅闻报大惊,急出于席前,问行刺丞相主谋。
姜维即从座起,进奏道:此人本是末将帐下军官,臣念其英勇,荐于费相,至今十余年矣。
丞相因爱其才破格擢升,以至左将军高位。
未想此贼不报丞相恩情,反而加害。
臣细想此人形状,每宴会时便欲亲近陛下,幸为左右所遏。
定是原想刺杀陛下,因不能得手而刺国相。
今日宫廷血案,皆因下官推荐非人而起,望陛下治臣失察之罪。
后主听了,哑口无言。
十年之前所荐之人犯罪,如何问罪于推荐者?且刺客在费祎帐下效力十年,而费祎作为丞相,却无察奸之能,又怪得哪个?
刺客已死,便无对证。
后主无奈,只得命将丞相费祎厚葬,追谥敬侯。
令其长子费承嗣爵,封为黄门侍郎。
次子费恭,尚公主为妻。
长女配太子刘璿为妃,可谓死后一门荣耀。
费祎虽不擅军事,但在治理蜀汉国事上萧规曹随,颇有大功于国,这般被人刺杀,遂令朝中文武大臣人人齿冷,个个心寒。
后主厚封费祎,急令禁军去搜郭循家眷,稍顷回报,其家宅已空,妻子亲眷一夜之间俱都不知去向。
成都经此巨案,满朝皆惊,议论纷纷。
姜维见此,即以为丞相报仇为由,再次上疏请求出兵伐魏。
后主无奈,问计群臣。
满朝文武见费祎力阻北伐,落得如此下场,俱都钳口不语。
姜维见此,知道蜀国承平已久,官无斗志,士无战心。
于是退让一步,上奏子:臣先请兵一万,出兵雍凉,扫清北伐后顾之忧,并借此练兵,望陛下恩准。
后主无由再拒,于是准奏。
姜维领旨,辞帝出京,还至汉中大营,遣征西将军马岱为先锋,联合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部,使其反魏,包围陇上诸郡城镇。
诸羌皆恨当年夏侯渊平灭陇右屠垒暴行,尽皆响应马岱,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
水郡守急报洛阳,魏大将军曹爽奏准子曹芳,遣讨蜀护军夏侯霸西出长安,率诸军屯兵于为翅,以郭淮为先锋,西讨诸羌。
郭淮领命,率本部军西行,扎营狄道。
忽营官报入:今有蜀将郭循长子郭准,率家眷部曲千人,号称将军同族,前来投降。
郭淮亦知郭循果是自己同族兄弟,闻当年被蜀将姜维所擒,十年来杳无音讯。
今侄儿率全族来投,必有要事,于是便令请入大帐。
郭准入帐,跪倒大哭:叔父大人在上。
我父为报姜维知遇之恩,同时亦报魏国子,拼死杀了蜀中丞相费祎。
侄儿无处可去,故率族人部曲来投叔父,望乞收用。
郭淮闻蜀国丞相已被刺杀,不由大喜,为族弟心伤一回,即令郭准为牙门将军。
族人男丁为本部军士,女眷则先安置关中,拨付宅院银钱,又置田土,使安其业。
郭准大喜过望,感激涕零,由是随军听用。
郭淮于是升帐,商议平叛之策道:某素知姜维其人,好大喜功,急不可待。
彼定会依魏延旧计,冒险出兵斜谷。
我当与夏侯霸合力击败姜维,如此则诸胡自败,马岱无能为也。
众将听了,无不拜服。
于是郭淮传令,大军进入沨中,转兵向南,接应夏侯霸。
姜维果然率军出兵斜谷,来攻为翅。
郭淮抵达,立即挥兵当头迎击。
姜维未料魏军来的恁快,自己兵少不足抵敌,由是立脚不住,只得再从斜谷逃回汉郑
郭淮即请夏侯霸引兵截住谷口,使姜维难出;自率大军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降俘胡人数万。
由是西羌再为魏国所有,陇西甘凉重复平定。
正始九年秋,马岱引兵又出,挑唆羌遮塞等屯兵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魏兵。
郭淮扬言从上流出兵,却秘密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动进攻,再次大破诸羌。
治无戴率胡兵包围武威,军士家属留在西海。
郭淮不救武威,却率军千里奔袭西海。
治无戴闻报,只得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治无戴战败逃走。
姜维出兵石营,北向疆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以为人质。
郭淮闻报,遂与夏侯霸商议:蜀军既分两路,我与将军亦可兵分两路敌之。
夏侯霸:愿闻妙策。
郭淮:末将亲率一军往成重山攻打廖化,姜维顾忌,定率兵来救。
将军阻住姜维,不必与战,则廖化若败,姜维无能为矣。
姜维之军既不能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会离散。
夏侯霸称善,于是率军伏于沓中,张网以待姜维,郭淮则率大军强攻廖化。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