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如此机密之事,却不必令你弟兄知道。
按下司马懿不提,单郭淮引兵渡过渭河,直到张合河西大营,前来相见。
张合大喜道:伯济来的正好,某正愁兵不足用。
你今带来多少兵马?
郭淮:足足三万精骑。
将军当于何处进兵?
张合:有这三万兵马,某大事成矣!
我知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
诸葛亮欺曹子丹不识地理,定然从此进兵。
公可分一半兵与我径取街亭,公引一万五千兵攻列柳城,不必死战,休使蜀将来救街亭即可。
郭淮:街亭,何必如此大张旗鼓?
张合:将军不知,即得街亭,则望阳平关不远,可与曹子丹合兵而进汉中矣。
诸葛亮若知我断其街亭,必然连夜奔回汉郑公提兵于路击之,可得全胜;彼若不归,吾却将诸处路尽皆垒断,以兵守之。
一月无粮,蜀兵尽皆饿死,诸葛亮必被我擒。
郭淮大服其论,即欣然分兵,自带一万五千兵而去。
孔明既得三郡,由此军威大震,甘陇惊恐。
这日在祁山寨中,忽细作来报:曹真、司马懿两路兵到,一屯郿城,一屯渭河之东。
曹真令先锋曹遵、朱赞向箕谷进军,又令郭淮相助张合,屯兵渭河之西。
孔明大惊:司马懿按兵不动,是坐观曹真成败也。
张合乃魏国上将,智勇双全。
其兼程以渡渭河,必来夺取街亭,欲断我咽喉之路。
你等诸将,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言犹未毕,参军马谡出班请令:末将不才愿往。
孔明:某知你素读兵书,颇有将才。
但街亭虽,干系甚重,倘若有失,吾大军皆休。
簇又无城郭险阻,守之极难。
若依我计,你还是参谋中军,别遣他将前去。
马谡知是丞相激将,答道: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孔明:张合身经百战,乃魏之上将,郭淮亦河西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马谡:休道张合、郭淮,便是曹真亲来,有何惧哉!
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孔明见其勇气可嘉,即付予虎符大令,再次嘱道:与你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上将王平相助。
王平熟知此间地理,你可多听他规劝,且休自作主张。
即唤王平分付:知汝谨慎,故以此重任相停你相助马谡心谨守街亭,务必当要道之处安营下寨,多设鹿角寨栅,备足弓箭以当骑兵,使张合急切不能偷过。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
戒之!
戒之!
二人躬聆教训,拜辞丞相引兵而去。
马谡一出大帐,便对王平笑道:某平素只当丞相为严父,不想今日却变成婆婆。
王平:丞相派将,从未有如此再三叮嘱者。
街亭干系重大,事关全局,将军休作儿戏。
马谡因见话不投机,心遂不喜。
马、王二将去后,孔明犹恐有失,又唤高翔近前:街亭东北有列柳城,人多不知。
与你一万兵,到此处屯紥,以为声援。
要使探马不绝,但闻街亭危殆,即可引兵救之。
高翔引兵而去,又唤魏延:公可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住,与街亭呼应支援。
魏延:某为前部,理应当先破敌,何故置于安闲之地?
孔明: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
今请公当住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何为安闲乎?切宜心在意!
魏延闻是独担重任,这才欢喜,引兵而去。
孔明恰才心安,乃令姜维作先锋,由斜谷径取郿城。
姜维见自己初降,丞相便付予重任,欢喜异常,领兵去了。
派将已毕,孔明即率关兴、张苞及各参军文臣屯驻西城,总调诸路兵马。
镜头转换,街亭道口。
马谡、王平兵到街亭,纵马上坡,相看地势。
马谡: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王平:正因此处极险,易守难攻,丞相方将此大功送我二人。
可依丞相吩咐,就此路口下寨,令军士伐木为栅,扼险而守,以图久计。
马谡:丞相未曾亲来,不知此处地势。
当道岂是下寨之地?左侧之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赐之险,极佳隐蔽之所,正好屯兵。
王平:参军差矣。
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插翅难渡。
若屯兵于山上,倘魏兵四面围定,断了水源,又别遣部将引兵前进,我将以何策阻之?
马谡: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又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某素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