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为部曲。
设置五部都尉,号为五子,故南人至今仍影四姓五子”
之。
因孔明治蛮之策得以施行,其后南人之叛虽偶有兴起,但较汉末平稳良多。
而多次叛乱甫兴,亦被马忠、李恢、吕凯等人快平定。
平叛之后,孔明即施“和彝”
之策,引进牛耕,使以狩猎为生部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从而定居,以务农本。
蜀汉亦因其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诸葛亮镇抚南中成功,引军回成都。
后主刘禅闻相父凯旋,率百官迎至城外三十里。
回至城中,与出征诸将叙功,设太平筵会,重赏三军,自此远邦进贡来朝者二百余处。
孔明奏准后主,将殁于王事者之家一一优恤。
从此巴蜀及汉中人心欢悦,朝野清平。
一日,孔明正在相府理事,门人入报:崔州平从中原山阳郡来,有事求见。
孔明大喜,请入内室置酒以待,问道:我弟刘协现今可好?
崔州平道: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后,某与孟公威暗中保护,欲谋害者皆不能得手。
夫人曹节致书其兄,曹丕便赐禁牌悬于山阳公门,诏禁凡朝中大臣及门客,近门五十步者死,即再无人生此妄想。
山阳公今随华佗学医,善医痈疮,山阳之民呼为医王。
依某看来,你这位皇弟已乐痴于蠢,不复有做子之念也。
孔明怒道:此恐由不得他!
兄与孟公威为汉家下计,尚请尽力扶持。
崔州平道:谨遵殿下令旨。
臣今番前来,并非专为山阳公,是有秘事禀报——魏帝曹丕病入膏肓,即将死矣!
殿下若欲兴复汉室,时机将至,尚望早为之备。
孔明惊问:曹丕春秋正盛,未闻有疾,奈何便其要将死?
崔州平道:此乃司马仲达冒险透出,亲自致书于某之,焉能是假?
孔明即问:仲达而今安好?某之真实身份,其已知之耶?
崔州平道:仲达心怀汉室,每蓄异志,但因曹操父子皆非庸主,故每藏其锋,不敢稍露。
殿下身份是何等大事?即连山阳公尚且不知,何况仲达?
孔明道:崔兄的是。
以仲达之才,后必掌曹魏兵权。
待到彼时,某使其反戈击魏,复兴汉室可也。
此事干系重大,千万不可轻泄。
兄再魏帝曹丕究竟如何?请道其详。
崔州平:曹丕今忽得病将死,实因甄妃之故。
甄氏本乃袁绍次子袁熙之妻,貌如仙。
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皆慕其美,各欲求之,偏偏在冀州城破之时,被曹丕抢先得去。
曹植不能与其兄长相争,遂写一篇《感甄赋》聊遣怀思。
曹丕醋恼,逼其将此赋名字改为《洛神赋》,方算罢休。
其后甄氏生有一子,名唤曹睿,字元仲,自幼聪明,曹丕甚爱。
但自从曹丕篡汉为帝,则甄氏非但未被立为皇后,却突然失宠,并闹出一场宫廷大变。
镜头闪回,补叙甄妃。
字幕:甄氏,中山无极人,父甄逸曾为上蔡令。
甄家乃中山名门,先祖甄邯于前汉末年曾任太保,其后世代担任重职。
惟甄逸英年早逝,然其家亦不失为无极郡豪门望族。
甄妃出身世家望族,少时文静娴雅,志向不凡。
八岁之时,府宅门口有马戏演出,声喧盈耳,达于内苑。
四姊皆登楼观之,惟甄妃纹丝不动,并正色道:此非女子所宜也。
甄妃常偷取其兄笔墨纸砚,被兄长当面取笑,妹子莫非想当女博士?甄妃笑答:我闻古之贤惠女子,皆知前代成败,以为自诫。
其若不读书,以何知之?
黄巾贼起,河北战乱灾荒接连不断,中山无极颗粒无收。
甄家藏谷颇丰,便趁灾年换成金玉珠宝,母亲和兄嫂都喜形于色。
甄妃当时只有十二岁,告其母兄:今兵荒马乱,珠宝乃为祸胎,所谓匹夫无罪,怀璧为罪。
不如把家中谷物分给左邻右舍、同族乡亲。
母兄奇之,果从其议。
冀州饿殍遍地,唯无极之民安度灾荒,皆出于甄氏之力。
甄氏十五岁时,生得眉似远山,眼若秋水;丰姿绰约,国色香。
袁绍闻其美而且贤,即聘为次子袁熙妻室。
袁熙奉令镇守幽州,而甄妃则留在邺城照顾姑婆。
冀州即破,甄妃归于曹丕,因极贤惠,深得曹操和夫人卞氏喜爱。
据闻,甄妃并曾婉劝曹操奉子以令诸侯,只做魏王,不篡汉室,曹操竟纳其言。
其后曹丕为帝,因怀疑甄妃与父曹操有失人伦丑事,遂日渐疏远,又纳安平广宗人郭永之女为贵妃。
郭女亦甚有颜色;因其父尝“吾女乃女中之王”
,宫中皆号为女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