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惊问:先生哪里去?
李恢停步回身,正色道:某闻主公在许都时,曾与西凉讨逆将军马腾为友。
公却不知,某与马寿成亦乃莫逆之交。
今马腾全家为曹操所杀,其子马及大将庞德尚屯冀州,占据陇上诸郡,拥数万西凉铁骑。
某若不去许都,反至冀城,服马出兵长安,那曹操将重蹈当年潼关之危矣,又何暇南顾荆州乎?
刘备及孔明闻之,皆大喜过望,即备下厚礼,请李恢持往,以结交马使用。
李恢只取些许盘缠费用,道:以某与马腾情义,那马必具晚辈之礼以迎之,金银徒累我身,无用也。
罢揖相别,出帐而去。
刘备送至营门而回,即与孔明商议,暂且息兵不出,固守雒城,单等李恢冀城消息报来,再作计较。
镜头转换,按下刘备,复马。
十数骑马向北奔驰,绕过汉中西校李恢一行日夜兼程,赶到冀城,向门军递上名帖,请其入报马,就故人求见。
门军请其稍候,赍持名帖报入。
未至片刻,马果然率引诸将出迎,并施晚辈大礼。
李恢双手挽起,也不多言,飞身上马,与马并骑入城。
进到府中,未待叙礼,李恢忽然泪流满面,向马喝道:马孟起!
你父及二弟全家遭害,你尚于此纳福?某要你但借兵马一万,某自与马寿成报仇,那时看你羞也不羞!
马闻听此言,哭倒于地:灭门之恨,无时敢忘。
叔父肯助我时,某即日起兵!
李恢复将马扶起,道:曹操以上将夏侯渊守住长安,此人智勇双全,不可轻担某恐你一人势单力孤,不如再去汉中借兵。
你自写书,我与你为使,去见张鲁。
马深然其,当即修书,遣使陪同李恢前去南郑借兵。
李恢只讨些干粮清水,酒也不吃,即率从人,往汉中南郑而去。
马即唤众将,与从弟马岱及大将庞德商议,再次起兵,东征关郑
门将忽然入报:杨阜从表兄姜叙处借得精兵五万,声言来攻冀城,要与韦康报仇。
马大怒,即令:休等他来,我先出兵,去杀此背义之贼!
镜头闪回,补杨阜去向。
前番杨阜请假回乡,为妻理丧,全是子虚乌有之事,只为借口脱身,去搬兵报仇。
因见马准假,杨阜暗道侥幸,当即离了冀城,放马奔驰。
一气走出三十余里,知道已远出城头哨兵视线之外,乃望明方向,直奔卤城,来投外兄姜叙。
字幕:姜叙,字伯奕,水郡冀县人。
西凉名将,官封抚彝将军,率军镇守卤城,素为胡人所畏。
杨阜与姜叙是姑表兄弟,姜叙之母即其姑母。
杨阜单骑进了卤城,至府衙中拜见姑母和表兄姜叙,不由放声大哭。
姜母大惊,急问何故。
杨阜详细叙冀城陷落,韦康使君本已举城归降,却全家马被杀之事。
毕,便请表兄兵,前往冀城报仇,兼替朝廷除贼。
姜叙听了杨阜之语,道:锦衣马之勇,不下于当年吕布,陇西甘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诸羌氐人,更皆以“神威将军”
呼之。
我弟既然得保性命,脱身而回,正应庆幸。
又何必如此悲恸,非要与韦康报仇,不惜得罪马?
杨阜怒道:表兄是何言耶!
弟食朝廷俸禄,领受曹丞相重托,不能守住其城;至城破君死,又不能与其同命,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人世?马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世为汉臣,今为一己之私,不顾父弟及全家性命,不念子朝廷厚恩,叛国逞肆,烧杀黎民,涂炭将士。
又枉杀朝廷封疆大吏,全州士大夫皆蒙其辱。
兄带兵专管一方,久食朝廷俸禄,却拥兵袖手,并无讨贼之心,正是史书所谓“赵盾弑其君”
者。
反劝我罢休,是何道理!
姜叙:马之勇,曹丞相亦深以为惧,在潼关为其所迫,我兄弟恐难图之。
杨阜:不然。
马虽强,却无视信义,部下矛盾重重,大将庞德亦有背叛之心。
且其有勇无谋,甚易图也。
我已约下梁宽、赵衢,兄若肯兴兵,二人必为内应。
姜叙终为表弟忠义所动,但又担心母亲老迈,不愿其为己担心受怕,犹自沉吟。
正在左右为难,姜母早已看出儿子心事,厉声喝道:我儿即食汉禄,又与韦使君为友,为国除贼谓忠,为友报仇曰义。
马为你表弟所骗,以请假为由离开,至今无备。
我儿手握重兵,今不早图,更待何时?人谁不有死?死于忠义,得其所也。
我知儿孝,但勿以我年老为念。
你若不听表弟义山之言,我当先死,以绝汝念。
姜叙见此,决心已定。
遂命中军持己名帖,请同乡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