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诸将一齐拜服:都督真乃神人也。
曹营中谁是敌手?
周瑜手挥鹅毛大扇,笑声满江。
曹操回营,计算所费箭矢,约有五七万支,一大半射中楼船,一半落于江心。
水军都督毛玠、于禁入帐请罪,曹操嘿然:是我命以箭射之,不许出击,与你二人无干。
生了半闷气,忽又失笑:周郎竟敢独乘楼船来窥我大营,且还带了鼓乐助兴,真乃是个风流奇才,下无双。
我闻其少年时曾在袁术治下为官,可惜归于江东,为孺子孙权效力。
若能为我所用,替朝廷执掌水军,则孤平定下诸侯,易如反掌矣。
帐中诸将闻此评论,皆感惭愧不已。
曹操感慨半晌,即问众将:你等诸公,可有人知这周郎来历根源?
言犹未毕,帐下一人出班道:禀丞相,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颇知其底细根本。
曹操向下视之,见是九江人蒋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
于是笑道:子翼与周公瑾既然同窗相厚,即请此公本事。
也使我帐下诸将,做到知己知彼。
蒋干:丞相容禀。
周公瑾与某同为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官至太尉。
性度恢廓,随孙策平定江东,厥功甚伟。
孙策攻破皖城,得乔公两女,自娶大乔,使周瑜娶乔。
后孙策遇刺,孙权以周瑜为中护军,着实倚重。
曹操听了,忽然问道:孤若差你去江东水军大营,劝周郎来降,你可敢去?
蒋干:臣自入丞相幕帐,未有尺寸之功,实在惭愧不安。
即丞相有命,即赴汤蹈火,安敢不从?愿借一叶扁舟,明日即可起校但若不成功,丞相休怪。
曹操:卿于两军对垒之际,敢只身入于敌营,便是大功;那周郎降与不降,却与卿无干,甚怪罪。
未知卿去江东,要将何物去周郎?
蒋干:周郎志向高雅,俗物不能动其心也。
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
曹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校蒋干领命起程,布衣葛巾,率一童二仆,驾一叶扁舟,扬帆破浪,直至对岸江东大营。
不一时到了,有江东水寨巡逻船将蒋干拦住,盘问来意。
蒋干:请报进周大都督,就故人蒋干来访。
遂即递上名帖。
巡官即命军卒看住,自进中军大帐,禀报都督。
周瑜闻是子翼来访,哈哈大笑,遂率左右将佐亲自出迎,营门外鼓乐喧,如迎贵客。
蒋干见周瑜亲自来接,自觉面上有光,趋前揖手为礼:公瑾兄久违,丰采如昔。
与兄一别经年,今日相见,果真人生一大幸事!
周瑜朗声大笑,上前执手相邀:子翼远涉江湖,为曹氏作客,用心良苦。
蒋干:吾与足下乃州里同乡,又有同窗之谊,中间隔别经年,各一方。
遥闻芳烈而近在咫尺,故乘便前来叙阔,并观雅规。
而云客,无乃逆诈乎?
周瑜道:吾虽不及夔、旷之聪,闻弦赏音,足知雅曲。
蒋干哈哈大笑,以退为进,装作不悦:即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着唤了童,转身便向江边而校周瑜笑挽其臂:弟不如兄之宽宏雅量,光风霁月之怀,但恐兄为曹氏作客耳。
兄既无此心,便当联榻夜语,不醉不休!
挽手一同入帐,命置盛宴相待。
江东诸将闻都督同窗来访,偏将及参军以上轮番相请,连饮三日,皆不涉及军国之事,蒋干始终不得开口之便。
三过后,周瑜又请蒋干参观军营诸寨,归来后帐设宴,只兄弟二人对饮。
酒至半酣,周瑜这才敞开肺腑,对蒋干道:兄即不言,弟亦知真正来意。
我不当众点明者,恐帐下人多口杂,于兄不利,且多无益也。
蒋干:也无益,却是为何?
周瑜:兄乃下才辩之士,岂不闻良禽择木而牺,良臣择主而事?我不负孙权,如兄不负曹操,又何必多问?
蒋干: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贤弟与孙策总角之交,即是君臣又是弟兄,不肯相负是也。
今伯符已亡,孙权与贤弟并无恩义,又何谈事之以忠?
周瑜:你不知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
伯符将军平定江东之时,便常随左右参与军务决策;御下之才,令伯符自叹不如。
十八岁时,随兄征伐庐江太守刘勋及江夏太守黄祖,皆获大胜,并收庐江、豫章二郡。
如此大才,绝不可以纨绔子弟视之。
蒋干:以上战功,皆孙伯符所建,与孙权何干!
伯符死后,庐江太守李术反叛,庐陵太守孙辅通曹,孙暠谋逆,豫章、会稽山越土民作乱,江东四面楚歌,近乎分崩离析。
若非贤弟力挽狂澜,此时孙权已亡身灭族矣。
周瑜:是何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