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军毫无防备,顿时大乱。
曹操见对方军阵已乱,号令全军突击。
诸将闻令,齐抖丝缰,各挺刀矛,俱都杀下山来。
乌桓军出其不意,如何抵得这帮下山猛虎?返身便往柳城中退走,溃不成军。
张辽单枪独骑,直冲至敌阵垓心,重围甚厚,杀之不透。
眼见时已过午,心下焦躁。
忽侧目左面高坡,见有一员乌桓大将立在麾盖之下,指挥众军死战不退。
定睛观看旗号伞盖,执事仪仗,不是蹋顿单于,却是哪个?
张辽陡然想起关公在白马坡时,袭斩颜良情景。
于是撇开众军,从斜刺里驰上山坡,径奔单于,犹如劈波斩浪,众胡兵阻截不住。
蹋顿单于见张辽来得势猛,急欲拨马下坡避之,却已来之不及。
张辽冲至马前,大喝一声,将蹋顿挑于马下。
恰好张合策马来到,跳下马来,抽剑斩了蹋顿级。
乌桓诸将见头领已死,哄然一声,均作乌兽而散。
这一场激战,自辰时开始,至申时方才结束,曹军以少胜多,取得完胜。
乌桓各部单于名王,多人均死于此战,柳城最终被破,胡汉军民降者二十余万口。
袁熙、袁尚本在城中,因见势不妙,在城破之前便出北门,引领本部数百人马,往投辽东太守公孙康而去。
曹操遂进柳城,布告安民,尽取府库资财,给赏诸将及三军。
又封田畴为柳亭侯,使其带领部曲,就此镇守柳城。
封完功臣,又重赏此前谏止东征谋士,道:乘危远征,侥幸成功。
今虽得胜,实乃上所佑,绝不可以为法。
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后遇此类等事,休要钳口。
在柳城歇兵三日,遂命回师。
兵至易州之时,方知郭嘉已病数日,停柩公廨。
曹操亲往祭之,抚柩大哭:郭奉孝死,乃丧我也!
众官力劝,方才止悲。
对众叹道:诸君年齿皆与孤相当,惟奉孝年少,可托以后事。
不期中年夭折,怎不令我心肠崩裂!
吊祭郭嘉已毕,夏侯惇率领众将入帐,请征辽东公孙康,问其私纳袁氏兄弟之罪。
曹操笑道:这次却不烦诸公。
数日之后,公孙康自会送二袁之到来。
过了五日,门军忽报:辽东太守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级到至,请求入见。
诸将闻此,无不惊奇。
曹操早就胸有成竹,遂命召见辽东来使,给予重赏,并赐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
来使辞归,众官传观二袁级,因不解何故,齐都请问丞相。
曹操拿出一封书信,示与众官道:孤与诸公想法相同,初时亦欲往征辽东,究问公孙康容纳二袁之罪。
是郭嘉遗书与我,公孙康定斩二袁,尔等自去看来。
荀攸接书,当众读道: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
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
若我以兵击之,其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
若缓而不攻,公孙康与袁氏必自相图,终必杀二袁以邀赏于朝廷,其势然也。
众官听罢,并皆踊跃称善。
曹操笑容忽敛,复又大哭不已,便以二袁级致祭郭嘉。
字幕:郭嘉随曹操从征十一年,多立奇勋,病死于东征乌桓途中,亡年三十八岁。
闪回结束。
乌桓既平,曹操班师回许都。
于是率领众将,入朝登殿,向子献捷,奏请将郭嘉厚葬。
献帝准奏,大赏从征将士,并诏命将张绣灵柩迁葬汝南,以列侯之礼致祭。
曹操因常念郭嘉之死,不由常怀悲戚。
忽这一日,夏侯惇自当南遣使入都,叙前番刘备相攻之恨,博望坡大败之辱。
曹操览表大怒,便即升帐聚将,安排南征。
遂差曹仁、李典为帅,降将吕旷、吕翔为副,领兵三万,南下屯于樊城,虎视荆襄;就便探看刘表虚实,准备渡江。
曹仁领命,兵至樊城,便要放出探马,到襄阳探听消息。
吕旷、吕翔欲建大功,上前请令:刘备屯兵新野,是为荆州北藩。
其乃我等手下败将,攻之必溃,则刘表必望风而降。
我兄弟二人愿请精兵五千,前往新野取刘备,以献将军。
曹仁甚壮其勇,即派精兵五千,与二吕率领,前往新野厮杀。
荆州细作探知二吕出兵,飞马报于新野。
刘备急召众将,计议应对之策。
军师徐庶笑道:若是曹操亲自来时,还要费些计较。
曹仁使二吕带兵,是送辎重与我也。
不可令其入境,可使关公从左敌其中路,张飞从右敌其后路;主公自引赵云正面相迎。
刘备言听计从,与众将领兵而出。
吕旷、吕翔引军来到,两下对圆,擂鼓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