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此琴便归宋皇室所有,宋徽宗赵佶曾将其携出宫外,请李师师谱曲弹奏。
北宋灭亡之后,此琴便随李师师流落江南民间。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朝堂。
汉灵帝命将蔡邕流放朔方之后,朝中正臣更少,名士不振。
因边境战火连绵,国内灾害不断,导致国用不足,灵帝乃命于西园开置邸舍卖官。
价钱依官职大而定,二千石官钱二千万,四百石官钱四百万。
又命左右售卖公卿官职,公千万,卿五百万。
并在西园内另设钱库,将所得之钱贮于西园库中,以为已樱
光和元年十二月,桥玄升任太尉。
次年三月因病再被免职,改任太中大夫,在家中养病。
桥玄自感来日无多,便命心腹家人骑快马前往兖州,请名士大儒何休至京。
字幕:何休,字邵公,兖州任城樊县人,父何豹曾任少府。
镜头闪回,叙述何休来历。
何休因承父荫入仕,始任为中低层官吏,不久便因党锢,废官居家。
期间撰写《春秋公羊解诂》,一直流传至今,完整保留于《十三经注疏》之郑
东汉时古文经学兴盛,举世皆学《左氏春秋》,《公羊》日趋衰微。
同时当世俗儒研习《公羊》,只知援引他经,失其句读。
遂为反对《公羊》学者提供可乘之隙,更不受人待见。
何休见此情状,感叹不已道:余窃悲之久矣!
因此决心继承汉初以来《公羊》学业,并花费十七年心血撰成《公羊解诂》,略依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括使就绳墨。
乃为两汉《公羊》学之集大成着作,博采众家精华。
又钻讯春秋》学大师董仲舒学,兼取《严氏春秋》及《颜氏春秋》,以及东汉今文学博士李育、羊招学,自设条例,使《公羊传》成为一部更有系统之今文学经典。
通过《公羊解诂》,何休借机阐自己政治思想,揭露桓、灵君权旁落景况,斥责宦官专政腐败暴虐,主张选贤任能及轻徭薄赋,反对豪强兼并土地。
何休长于文历算,与老师羊弼根据公羊学博士李育学,更合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书,驳难《左传》及《谷梁传》。
世人称此三部书为“三阙”
,言其理论幽微,难于通晓,如三座宫阙高不可攀。
以后郑玄作《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三书,以相驳难。
京师儒士皆称郑玄为“经神”
,称何休为“学海”
,十分推重。
画外音:自从汉武帝时董仲舒创立《公羊》学以后,极力推崇阴阳五行之,以致所有今文经学都朝此展,都以阴阳五行为基,从而走向繁琐与迷信。
繁琐则浮辞繁多、蔓衍无际;迷信则以阴阳五行学附会经义,蔓加解释,提出人感应,妖言妄语。
而古文经学彼时大师频出,许慎、贾逵、班固、马融都名重当世。
马融注《孝经》、《论语》、《周易》、《三礼》、《尚书》,贾逵注《左传》,乃使古文经学达到完全成熟。
马融徒众达千余人众,郑玄、卢植皆为其中佼佼者。
何休与郑玄同时,分别是为今文及古文经学集大成者,便如日月同辉。
太傅陈蕃执政之时,曾召请何休参与政事。
党锢事起,陈蕃被杀,何休也遭禁锢。
闪回结束。
桥玄自知不久于世,遂命人相请何休至家,嘱以门派大事。
何休早闻桥玄大名,召之即来,登堂拜见,执礼甚恭。
桥玄深知其学问本事,兼又有创派鬼谷祖师谱系早定,知道党锢必解,故将何休请至内室,授以鬼谷门秘籍、伏龙令牌、历代掌门谱系,并殷殷嘱以门规纲领。
何休又惊又喜,即拜桥玄为师,受其书令,就任鬼谷门第二十一代掌门。
果如桥玄所料,两年后党禁解除,何休被召为司徒掾属,继而拜为议郎,再迁谏议大夫。
但桥玄却未料到,何休正在蒸蒸日上,欲大展身手整顿朝纳,扭转乾坤之际,却在复出未过两年,便即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年仅五十三岁,反倒比桥玄还早死两载。
桥玄此时已七十三岁高龄,不由仰长叹:时乎?命耶!
兴汉之任,我其无能为力矣!
遂收回书令谱系,依序传于侍郎黄琬,是为鬼谷门第二十二代祖师。
字幕:黄琬,字子琰,江夏郡安陆县人。
尚书令黄香曾孙、太尉黄琼之孙。
镜头闪回,叙述黄琬来历。
黄琬少年时便即丧父,自幼聪慧善辩,闻名乡里。
永兴元年,祖父黄琼担任司徒,黄琬因是三公子孙,而被任命为童子郎。
但黄琬不愿倚仗祖荫入仕,因此托病不到职任。
当时司空盛允身患疾病,黄琼命黄琬前往问候。
江夏郡上奏当地蛮人反叛,将副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