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度尚方才用心读书,致力经学,因而通晓《京氏易》、《古文尚书》。
因被郡守推荐于朝廷,出任上虞县长,为政严峻,奸纠过,众人以此为奇,呼为神明。
度尚为官清廉,转任文安县令。
适遇灾害之年,遂下令开仓赈灾,全县百姓因疵救。
冀州刺史朱穆巡行到此,见到度尚,甚奇其才,遂向朝廷举荐,建议重用。
闪回结束,度尚升任荆州刺史,就此走马上任。
长沙蛮叛军闻度尚到来,主动迎战。
两军相交,叛军不敌,溃散大半。
于是其锋稍敛,各自离开所据县境,暂时隐入山林。
延熹五年,长沙、零陵叛军复又展到七八千人,威势重振。
领于是自称将军,率部分路出击,向南攻入桂阳、苍梧、南海、交址等郡。
此时交址刺史已非夏方,被叛军一触即溃,与苍梧太守望风而逃,两地全都失陷。
朝廷派遣御史中丞盛修募兵讨伐,仍旧无法浚豫章艾县六百多人应募参军,却未得到赏赐,亦在愤怨之下造反,焚烧长沙诸郡县,攻益阳,杀其县令,部众渐强。
桓帝闻报大怒,又派谒者马睦为监军,催督荆州刺史刘度进击。
结果官军再次战败,为叛军所击破,马睦与刘度二人皆都逃走。
官军败讯传到京师,桓帝无奈,只得诏令公卿,举荐可以代替刘度人选。
尚书朱穆进奏:臣举荆州刺史度尚,文武兼备,可使前往平叛,必获克谐。
桓帝览奏大喜:若非卿言,朕几乎忘之!
于是立即下达诏旨,命度尚便以荆州刺史之职,带兵南征平叛。
度尚领旨谢恩,乃亲率部曲,开赴荆南诸郡。
乃亲与麾下众将同甘共苦,复招募当地少数民族蛮勇入伍参军,设置歼敌赏格,以此激励将士。
厉兵秣马已毕,然后率军进击益阳,势如狂风。
于是一战大破叛军,受降数万人众。
叛军残众败入桂阳,投奔叛卜阳、潘鸿,陈度尚用兵如神,难以拒担卜阳、潘鸿由是心生惧意,不敢与其交锋,由是撤出桂阳,迁徙至山谷之郑
度尚率军穷追数百里,攻入南海,击破三屯,缴获辎重无数。
欲待再次进击,但士卒都为到手财宝吸引,已无斗志。
度尚思虑迟则生变,故意在军中扬言:卜阳、潘鸿乃为悍贼,擅长攻守之道,我如今兵少,不可轻进,应等诸郡援助军队抵达,再合力围攻。
于是下令扎下营栅,按兵不动,且许士兵可以打猎为戏。
士兵喜悦,俱都出营打猎,不复以战事为备。
度尚见众军皆出,密令亲信潜入大营,将所获辎重珍宝焚烧殆尽。
士兵打猎回来,以为失火,见此流泪哭泣,痛失辎重钱粮不已。
度尚先是温言慰劳,并趁机道:我闻卜阳在山中所藏财宝无数,足够你等几世富裕,只恐你众将不尽力而已。
今日所失甚少,何必介意!
众将闻言,皆都愤慨踊跃,自告奋勇,愿深入山谷击担
度尚下令:明早率军进击!
卜阳、潘鸿自谓堡垒坚固,汉军又无动静,必是地埋不熟,未敢轻进,由是不设防备。
未料汉军如同神兵降,竟然破垒直进,叛军由是大败。
度尚出兵三年,终于平定荆南所有叛军,奏凯而还。
镜头转换,按下荆南扰乱,复西南诸夷及陇西诸羌。
延熹四年六月,犍为属国夷起兵叛汉,攻打郡县。
益州刺史山昱进兵征讨,斩一千四百级,夷兵随即散去。
与此同时,零吾、先零等诸种羌继又起兵叛汉,攻略三辅。
十月,零吾、先零、沈氐、牢姐等羌合兵,进攻并州、凉州,声势甚盛。
义从羌人本来久已归附汉朝,此时又皆归附诸羌,随同反叛。
汉廷闻报,乃诏命以皇甫规为中郎将,使持节监督关西兵进讨。
皇甫规进兵击破诸羌,初战克捷,斩八百余级。
诸羌畏惧皇甫规之威,相劝归降者十余万人。
次年,沈氏等羌又攻略张掖郡、酒泉郡等地。
皇甫规征降汉羌骑进兵陇右,沈氐羌自动瓦解,大豪滇昌率十余万人诣皇甫规大营投降。
其年冬,滇那诸羌又起兵叛汉,攻略武威、张掖、酒泉等郡。
延熹六年,贼势转盛,凉州尽为羌人所占。
陇西太守孙羌率军击破诸羌,斩三千余。
六年冬,汉廷以段颎出任护羌校尉,主持羌事。
羌人封戮、良多、滇那等酋豪三百五十五人敬畏段颎之名,于次年春季率三千余落投降。
段颎继而于秋后进兵,击破拒不投降之当煎、勒姐羌,斩其酋豪,俘斩四千余人。
延熹八年,段颎再破勒姐、当煎羌,斩俘数千余人,并乘势追击。
羌人一退再退,饥困败散,退至武威一带,凉州渐至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