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好神仙,兼擅黄白之术。
其所编《淮南子》中所叙奇异之事极多,身后留下诸多传闻,并成典故。
门下宾客甚众,多为道家弟子,甚有不少鬼谷门人。
其中苏飞、李散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能最高,称为“八公”
。
八公聚于淮南王府,专以炼丹为业。
及至雷被归降朝廷,刘安自杀,其余七公均被诛戮之时,丹药恰好炼成。
于是事后相传,当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之时,刘安并非是畏罪自杀,而是为免引动刀兵,导致生灵涂炭,乃与七公吞服丹药,携手升。
其府中鸡犬,因啄食丹药残渣,亦随之升。
“一让道,鸡犬升”
神话典故,源出于此。
镜头转换,按下淮南王刘安,复大将军卫青。
漠北之战,汉军一举击溃匈奴漠南主力。
单于率部向西北迁徙,再无南下之力。
卫青因为孤军深入,未与李广及时汇合,故而损失极重,十四万骑出征,仅三万余骑返回。
此战结果,其实两败俱伤。
朝廷倾尽库藏赋税,仍不足以供给战士抚恤费用。
以致此战之后,汉武帝命设武功爵,标价售爵,以筹军费。
为表彰卫青、霍去病战功,皆加封为大司马,管理日常军事行政,以代太尉之职。
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两次益封,封邑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宠冠群臣,贵百官。
元狩六年,汉武帝再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
正当此时,霍去病却患急病,致不能起。
乃伏于枕上,上书子。
其疏略云:
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
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
皇子赖,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
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
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唯陛下幸察。
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书罢,长叹一声而死,年仅二十四岁。
异母弟霍光时为中书令,代兄上奏子。
画外音:霍去病生为奴子,从不沉溺富贵豪华,只将建功立业置为要之事。
汉武帝曾为其修建豪华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乃成千古绝响。
霍去病不懂爱惜士兵,是其不足之处;因私愤射杀李广少子李敢,也为后世所诟。
镜头闪回,叙李敢之死。
漠北大战时,李敢随征,隶属霍去病账下,并得其重用。
只因心伤父亲李广之死,李敢大闹中军幕府,动手打伤大将军卫青,终被众将劝开。
霍去病闻舅父被打,欲杀李敢以报,却被卫青制止,不许追究此事。
诸将闻此,无不敬佩大将军阔达心胸。
然而霍去病却始终耿耿于怀,终在甘泉宫狩猎之时突施偷袭,自背后射杀李敢。
其事之后,子虽然未予追究,众将其实心寒。
闪回结束,霍去病年少而亡,人谓乃是当年袭杀李敢果报。
汉武帝对霍去病之死非常悲伤,镊遣河西五郡铁甲军士,沿长安列阵,一直排到霍去病墓。
又命将霍去病墓修成祁连山模样,以彰其力克匈奴奇功。
霍去病既死,卫青便独掌全国大军。
此时卫家尊宠已极,家族五人为侯,乃是卫伉、卫不疑、卫登,霍去病及其子霍嬗。
卫青敬重人才,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以及咸宣之才,并得子重用。
汉武帝为彰显卫青地位,希望群臣每见大将军时需行跪拜之礼,众臣皆都遵行,惟有汲黯不从,依然行揖之礼。
卫青非但不怒,反愈尊重,待其胜过常人。
漠南之战后,大将军卫青被赐千金。
幕僚宁乘进言:大将军之所能显贵者,全因卫皇后之力。
今子宠爱王夫人,但其家尚未富贵;大将军何不将皇帝所赐千金,赠之以为示好?
卫青欣然听从,乃将五百金送给王夫人,另外五百金给散众军,自己不留分文。
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赞叹,询问卫青缘由,乃将宁乘升为东海都尉。
卫青虽然战功显赫,地位尊宠,但从不养门客。
苏建曾劝卫青养士以博名声,卫青不以为然道:古之好养士者,皆犯君主忌讳。
昔窦婴、田蚡厚待宾客,常使子切齿。
某为臣子,只需奉法遵职可矣,何必养士?
汲黯闻此,不由赞道:大将军贵压下,宠冠群臣,能言及此,真忠臣哉!
镜头闪回,叙述汲黯平生。
汲黯字长孺,卫国濮阳人,出于卿大夫世家。
因靠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