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料齐王行事不秘,被齐国宰相召平闻知,就派士卒围住王宫,欲助诸吕平乱。
魏勃闻此大惊,急来私见召平,进言诳诈:齐王造反,其事难成;便欲兵,亦无虎符为凭。
相国以兵包围王宫,实为朝廷出力,臣请为先锋,替相国打此头阵。
召平信以为实,便给付魏勃兵符,使其领兵包围王宫。
魏勃掌握兵权之后,却立即引兵围住相府,召平反而被逼自杀。
于是刘襄下令:以驷钧为宰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
尽出国中兵力,以向长安。
齐王兵,又派祝午东行,来见琅邪王刘泽,以计诳之。
刘泽:贤卿来此为何?
祝午:太后驾崩,吕氏将欲作乱,齐王受朱虚侯及朝中文武之托,兵讨之。
只因齐王自谓晚辈,且又年轻,不懂军事;而殿下熟悉用兵之道,愿举国中之兵,以付大王。
齐王不敢离开军队,派臣来请大王到临淄相会,商议大事,并率齐军往西,平定关中之乱。
刘泽信以为真,于是命令大军随后,自己带领少数随从,离开琅琊,快马奔驰临淄。
刘襄乃命魏勃扣留刘泽,夺其兵符,派祝午持符回转,调集统率琅邪国兵力。
刘泽却也是个多谋之士,见遭欺骗,便劝诱刘襄道:齐悼惠王刘肥,乃是高皇帝长子。
如此来,殿下便是长孙,应当继位为帝。
今朝中大臣无主,而我在刘氏家族中最为年长,必待我去,以定决策。
殿下留我在此无用,不如派我入关进京,商议迎立殿下大事。
刘襄深以为然,遂增派车马,护送刘泽前往长安。
送走刘泽之后,刘襄立即兵向西,进攻济南郡,并传檄各路诸侯。
檄文略云:
高祖平定下,封嫡长子悼惠王刘肥在齐。
悼惠王去世,留侯张良立我为齐王。
至惠帝驾崩,吕后专权,听任诸吕擅自废除高帝子孙,连杀三位赵王,又灭梁、燕、赵三国,王于吕氏家族,将齐国一分为四。
忠臣进谏,吕后惑于乱臣不听。
今吕后崩俎,皇帝年幼,不能治理下,必依恃诸侯。
奈吕氏擅占高官,聚兵耀武扬威,劫持列侯忠臣,假托帝命号令下,帝祚因现危机。
今我举兵进京,诛伐不应为王者,传檄下,各宜奉行!
相国吕产闻报齐王起兵为乱,遂派大将军灌婴引军出京,往东迎击。
灌婴引兵前至荥阳,与诸将计议:吕氏领兵占据关中,欲危刘氏自立。
我今若打败齐军回报朝廷,是增吕氏之势,与先帝子孙为担诸公以为如何?
众将:决计不可。
愿奉将军之命,共保刘氏江山社稷!
灌婴见众志一心,于是驻军留守荥阳,派使者通告齐王刘襄及诸侯联军,愿与诸侯王联手讲和,以待吕氏叛乱,共同诛之。
刘襄得书大喜,就向西攻取济南郡,屯兵于聊城边界,以待时机。
吕产得知齐王与灌婴联合,忙进宫挟持太子,欲以此威令诸侯,使其不敢妄动。
长安城中,太尉绛侯周勃、右丞相陈平闻诸吕挟持子,于是私下密谋,商定计策,欲使上将军吕禄交出兵权。
九月初十清晨,周勃依计而行,轻车简从,来到吕禄北军大营。
守门军士见有车马入营,立即传报营门守将,一面挡住周勃去路。
营门将官闻报而出,见是太尉周勃,再拜言道:原来是绛侯驾到,末将之旧主也。
奈上将军有命,军令如山,若无子符节,任何人不许进入军营,请太尉恕罪则个。
周勃:既是军令如山,与你无关,我且回去。
因见行动受阻,乃从容返回,来找襄平侯纪通。
纪通负责掌管皇帝玉玺符节,自生父纪城起始,便是周勃旧部,更系通家之好。
周勃见到纪通,责以君臣大义:子所掌玺印,是汉家子所付,还是吕氏所托?
纪通:太尉休怒,劣侄知其何为!
遂带子符节,伪称皇帝之命,送周勃驰进北军大营。
既进大营,还需将印,方可调动军队。
周勃乃派吕禄好友郦寄,乃汉初功臣郦商之子,前往相劝吕禄,威逼利诱。
郦寄:今日之事,上将军未见之乎?诸将恨吕后久矣,必欲杀将军兄弟而后快。
吕禄:如此奈何?
郦寄:满朝旧臣之中,惟绛侯周勃宽厚容人,欲救吕氏。
我来之时,太尉亲口许诺,上将军只要交出北军符印,即可回封国赵地,安心养老。
将军何不交出北军,以保身家?
赵王吕禄虽为北军统帅,并兼上将军,却生就没甚胆量。
因闻言大惧,乖乖交出将印,只带百余从人出城,逃往赵国。
郦寄得到将印,立即交付太尉周勃。
周勃升帐高坐,乃命纪通:擂鼓聚将!
三通鼓罢,阖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