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以刘氏宗室开刀,奏请先后杀害高祖之子赵王刘友,共王刘恢,及燕王刘建。
长安城内,一时血雨腥风。
吕后一面大杀刘氏诸王,同时追封已故二兄,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
因见诸臣不敢出来谏阻,于是继封诸吕:
传旨官:奉皇帝陛下诏旨,封太后之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
追尊太后先父吕文为吕宣王,封鲁元公主之子张偃为鲁王。
将赵王吕禄之女嫁给齐王刘肥次子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
封昭王吕释之子吕种为沛侯,甥吕平扶为柳侯。
封太后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吕氏家族被封,共有十数人为王为侯。
刘氏宗族深感愤慨,但皆敢怒而不敢言。
此时朝中高祖旧臣,除相国陈平之外,尚有留侯张良二子。
长子张不疑继承父爵,就国陈留;次子名叫张辟疆,年仅十五岁,官至侍郑
惠帝刘盈辞世,张辟疆见吕太后哭而不泣,知其醉心权位,乃建议丞相陈平迎合太后之意,拜吕台、吕产等为将军,以免杀身之祸。
陈平甚奇其策,由是从之,并阻高祖旧臣轻易犯颜强谏,以保众人官位。
高后四年,少帝刘恭略懂人事,偶闻生母已死,就口出怨言:太后杀死我母,却谓我是皇后之子,何其狠毒?我现在还,长大后必要造反!
虽是儿忿语,但传至吕雉耳中,依然大怒。
于是毫不犹豫,立废刘恭帝位,其后又命人暗杀之。
更立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刘弘,吕后继续临朝称制。
朱虚侯刘章二十岁,力大绝伦,且尚侠义,因见高祖后代皆失爵位,由此忿忿不平。
高后六年,在内宫宴请宗室,诸吕皆都与会。
刘章入宫侍宴,吕后命其担任酒吏。
刘章奏请:臣乃武将之后,请许我按照军法监酒。
吕后笑道:便依卿奏。
众人酒兴正浓,刘章进献歌舞。
诸吕观舞,齐都称赞,鼓掌拍股,丑态百出。
歌舞已罢,刘章又奏请道:请允我为太后献艺,咏唱耕田之谣。
吕后大笑:乃父尚知种田。
你生来就是王子,怎知种田之事?
刘章答:臣知之。
太后便道:如此,则试唱之。
刘章唱道:深耕既种,立苗欲疏。
非其种者,苴鉏去之。
吕后闻罢,心中恼恨,默然无语。
此后不久,吕氏家族中有一人喝醉,逃离酒席。
刘章看得清楚,由是追出,二话不,当即拔剑,杀于庭院。
侍卫见此,无不大惊。
刘章还剑入鞘,从容还至厅堂,禀报吕后:适才有人逃席,臣行军法,已杀之也。
吕后听罢,大为吃惊。
但已应其依照军法监酒,故此作不得。
由是酒宴结束,不欢而散。
自此之后,吕氏家族只要见到朱虚侯刘章,皆都绕行而走,不敢照面。
而朝中大臣却都闻而大喜,纷纷归附朱虚侯门下,刘氏势力由此日益强盛。
高后八年,吕雉病重。
临终之前,不忘巩固吕氏下。
乃于病危之时,颁布遗诏:任命侄儿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为副,统领南军。
颁旨已毕,复将二吕唤至榻前,殷殷嘱道:高帝平定下,与大臣订立白马之盟,非刘氏宗族称王者,下共诛之。
今吕氏称王,刘氏宗族与大臣皆怀不平。
我即死矣,皇帝年轻,大臣可能生兵变。
尔等须要牢握军队,守卫宫殿,不要离宫为我送葬,免被人制。
二吕拜受遗命,告辞而出。
吕后为收买朝中文武重臣,又诏赐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吩咐自己咽气之后,便即大赦下。
又留下遗嘱,命吕产担任相国,册封吕禄之女为皇后。
八月一日,吕雉病死,终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吕后既死,朝廷矛盾骤然激化。
其时樊哙早死多年,军中袒刘将士蜂起。
吕氏诸侯王恐遭刘氏迫害,于是便在吕禄家中秘谋造反篡位,趁此夺取刘汉政权。
吕禄另有一女,乃是朱虚侯刘章之妻。
闻知诸吕阴谋,乃以丈夫刘章口气,亲笔作书,派人潜出长安,前往临淄,寄呈刘章兄长齐王刘襄。
其书略云:
吕氏欲谋篡逆,夺我刘氏社稷。
兄览此书,务必即举国之兵,西向平贼。
弟与东牟侯刘兴,控制长安,以为内应。
诛灭吕氏集团之后,即立兄长为帝,绝不食言。
齐王刘襄览书,便与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计议,暗中部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