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详如此如彼,将计策和盘托出。
景公听罢,半信半疑。
晏婴笑道:主公所失,不过一园之桃而已。
此计即便不成,也不见血光之灾,不过一笑而罢,丝毫不露痕迹,主公复有何虑?
齐景公闻而大悟,笑道:此论是也,便依贤卿之计行之。
次日上朝,议罢国政,众臣皆散。
景公唯留相国晏婴,及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四人,君臣闲话。
因见三杰尚怀拘谨,道:众臣既退,四卿皆乃寡人股肱,可以不必拘礼。
三杰闻此,精神放松,哗然大笑,旧态毕露。
齐景公乃命置酒摆宴,自与晏子对席,三杰设座阶下,上下相去十步。
由是美酒盛馔,水陆毕陈,复命女乐献舞,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齐景公与晏子还倒斯文,阶下三杰却都露出本来面目,大呼叫,撕袍掳袖,自夸其能,再无半点礼数。
晏婴见此,便冲殿角内侍眨眼点头。
那内侍早蒙吩咐,见暗号递来,便即理会,趋前高奏:禀主公!
臣有祥瑞上报。
内侍嗓音尖锐,又高声而言,阶下三杰便停止喧嚣,听他话。
齐景公:不知有何祥瑞?卿可报来。
内侍:十年之前,莱子入朝,贡来桃树一棵,若食其果,可延年益寿。
但十年以来,既不开花,也不结果。
可巧今春花开枝头,秋来仅得硕果四颗,今日熟透,其红如火。
齐景公大喜:果是祥瑞!
不早不迟,却在我会合四国诸侯,复兴先祖霸业初始,仙树便结四果,岂非意!
恰是四卿在座,并无别人争抢。
快快入园采来,赐予四卿!
内侍唱诺,赍托盘退出,未过片时,果然端来四颗仙桃。
只见四桃形状一般无二,都如盏口大,更无二致;甫入殿中,已是满堂馨香。
仙桃端至景公面前,阶下田开疆等三人早已大张算翼,口张舌结,垂涎欲滴。
齐景公欲将分桃,忽想起一事,便问那内侍:你适才言道,树上有桃多少?
内侍:仅有此四颗,更不多生一粒。
景公闻罢,半晌无语。
晏婴明白其中意思,于是笑道:有道是君为臣纲,世间绝无赐仙物,国君不得,臣子独享之理。
主公不必犹豫,仙桃当先奉君,余者赐予三杰。
不容分,先自盘中掇起一个,双手奉予齐侯。
景公大喜,张嘴便咬,只觉齿颊生香,不由赞道:美哉,仙品也!
晏婴见此,将袍袖一抖,命令内侍:将余者三桃,分赐三杰。
齐侯急阻止道:且慢!
赐此桃,必赐于国有大功者。
相国乃齐之三代元勋,又助寡人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最巨,当食其一,理所应当。
于是亲自动手,自盘中掇起一个,放在晏婴面前。
晏婴起身离座,倒身下拜:主公有赐,臣不敢却;然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齐景公道:无愧,无愧;当得,当得!
于是便命内侍:将剩余之桃端下阶去,赐予三士。
三士早已等得不耐,急起身离座,向盘中看去,见只有二桃,于是俱都作声不得。
晏婴点头暗叹,先将自己面前之桃拿起,咬了一口,然后放下,起身道:赐四桃,仅余其二,若赐三士,其实为难。
据主公适才所,此桃乃是上为赏功而赐,故十年方得四颗。
你三子皆谋世豪杰,何不自叙其功,食此二桃?亦算公地道,并无偏向。
景公已将其桃食完,接口道:相国之言是也,你三卿各叙其功,寡人居中公断。
三士闻此,面面相觑。
因酒已半醉,互相瞪视片刻,便戾气陡生,各怀争竞之意。
公孙接仰而叹:晏子,真下智谋之士也!
使我等自言己功,又使主公为证,此非赐桃,是欲分我三人高下,自取其辱。
我若不受桃,是无勇也;若受其桃,则必自表功劳,落人以不谦之毁。
士众而桃寡,奈何,奈何!
只得计功而食桃矣。
若论某之功劳,曾一搏猏,而再搏乳虎,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
罢伸手,自托盘中掇过一桃。
田开疆冷笑,跨步上前,朗声言道:搏猏斗虎,一勇之夫而已。
若我田某,仗兵而却三军者再,生俘敌将,使三国望帜而拜,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
罢伸手,将盘中最后一桃掇起。
古冶子见盘中已空,满面通红,目眦尽裂,立于原地不动,叹道:吾尝从国君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
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
二子何不反桃!
罢须皆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