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率滕、薛之兵在右,魏绛、栾盈同曹、杞、邾之兵在左,三路军正面相攻!
由是诸将奉令而行,三路军马各载木石土囊以进,填平壕堑,大刀阔斧杀入齐垒。
齐兵不能抵挡,被杀伤大半。
析归父几乎为晋兵所获,带残部逃回平阴,来见灵公请罪。
齐灵公登山列,见山泽要地旗帜飘扬,战车扬尘,大惊道:诸侯之师,何其众耶?
乃命退军往东,回守临淄。
夙沙卫再次出班,自请断后御担
猛将殖绰、郭最耻笑道:岂有寺阮后,令晋人笑我无大将耶!
齐灵公深以为然,遂命二将殿后,夙沙卫随驾前校
夙沙卫大怒,故意押后而行,暗令部将以巨石阻塞石门山险隘,截断绰、最二人归路。
灵公在前,全然不知。
绰、最二将领兵断后,退至石门隘口受阻,知是夙沙卫故意陷害,又惊又怒。
时逢晋将州绰追至,二人便即不战而降。
中行偃命将二将暂囚于中军,下令搬开巨石前进,径抵临淄城外。
鲁、卫、邾、莒四国之兵绕行蒙山俱到,四面围住攻打。
临淄城中百姓乱成一团,齐灵公十分恐惧,全靠上卿高厚督率军民,协力固守。
诸侯联军围齐,五日不克。
至第六日上,郑国大夫公孙舍之与公孙夏遣使来报,子孔谋叛,私引楚兵伐郑。
郑简公大惧,求告于晋平公,请还师回救新郑。
晋平公议于诸将,元帅中行偃道:今齐守未亏,非旦日可下。
但臣料齐侯已经丧胆,此后不敢伐鲁矣。
郑国既有楚警,不如且为救郑之计。
平公听从其言,乃命解围南下,命郑简公率领本国人马先归。
诸侯联军随后征进,行至祝阿,夜间宿营,晋平公宴请诸侯,命师旷奏乐。
师旷奉命,拿出洞箫道:此去与楚争战,未知胜负之数,臣请以箫声卜之可也。
乃先吹律歌《南风》,又奏《北风》之曲。
众臣按节聆听,闻《南风》之声不扬,《北风》和平可听,但皆不明其意。
师旷奏毕,放下长箫,向晋平公再拜称贺:恭喜主公,此战将不战而胜。
晋平公:卿因何而言此?
师旷:因奏《南风》不竞,其声近死。
《北风》和平,大有王者气概。
臣以此断言,楚子北来,必无功而返。
平公大笑,半信半疑。
歇兵三日,第四日方欲拔营启行,忽见前面尘土飞扬,一驾车马驰至,直至营前止住,求见晋侯。
营门守将入报晋平公:郑国大夫公孙虿求见,现在辕门。
晋平公急命进入,便问:大夫此来何意?是否楚军已克新郑!
公孙虿喜笑颜开:非也非也。
我主公兵未还都,楚师已撤围而去。
我主故此特命下臣来报盟主,勿使诸侯大军继续南下,空劳往返。
晋平公大为惊讶:请道其详。
公孙虿:楚令尹子庚欲报先世之仇,故此谋伐郑国。
我郑国公子嘉阴通子庚,许为内应。
公孙舍之及子夏却预知子嘉之谋,因敛甲守城,子嘉不敢稍动。
子庚涉颍水北来,不见内应,乃屯兵鱼齿山下。
偏值雨雪数日不止,彼营中水深尺余,楚军冻死者过半,子庚只得班师而回。
我寡君还都,遂诛子嘉,遣下臣连夜奔告盟主,及诸国君侯,止谢三军。
晋平公大喜,乃遍告诸侯,使各回本国。
又谓师旷道:子野先生,真圣于音乐者矣!
画外音:师旷字子野,平阳(今山东新泰南师店)人,音乐大师,古称乐圣。
晋悼公时为太宰,晋平公又封为掌乐太师。
其人非但精于乐韵音律,且善健身养生,又最早提出“民贵君轻”
学,对孟子之儒产生极大影响。
师旷又善卜卦推演,被后世算命先生尊为本门祖师。
因生而瞽目,故自称盲臣,据其可听到之音,同时精通鸟兽之语。
抚琴之时,能使凤凰来仪,其后便以“师旷之聪”
闻名后世,乃为神话传职顺风耳”
的原型。
周灵王十八年春,晋师济河西归,回至国境之内。
中行偃刚踏上晋国领土,行至中途,忽觉头痛难忍。
用手一摸,原来在前番梦中被厉公所击之处,生出一个疡疽,状如核桃;稍一触碰,便即痛不可当。
中行偃无可奈何,只得请平公先回绛都,自率中军逗遛于着雍之地。
延至当年二月,其疡成熟溃烂,两只眼睛俱脱都出眶外而死。
当日恶梦,至此灵验。
由是三军举哀,众将挂孝,起灵还都。
殖绰及郭最两员降将乘此丧变,率领本部降兵叛逃,复向东渡河,返回齐国去了。
副帅范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