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方式反抗,等待“天亮”
的时刻。
这些话语如同种子,在绝望而压抑的工人心中悄悄芽。
日军的反应并非没有。
辽源城防司令官佐藤大佐察觉到了城内的异样气氛和经济波动,他加强了特务队的活动,在全城进行了几次突击搜查,逮捕了一些所谓的“可疑分子”
和黑市商人,试图稳定秩序,掐断渗透渠道。
经济战的博弈,始终伴随着血与火的风险。
一名协助投放伪钞的地下交通员在转移时被特务盯上,为了不牵连上线,他毅然拉响了身上携带的手榴弹,与两名特务同归于尽。
消息传回师部,陈征沉默良久,下令厚待烈士家属。
“经济绞杀,代价同样惨重。”
李云龙政委神色凝重地对陈征说,“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们在削弱敌人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在摧毁他们的统治信心。”
陈征站在地图前,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辽源城内那些看不见的战场上。
“没错。
当我们的炮弹落下时,我们要让鬼子现,他们脚下的根基,早已被我们掏空了一半。
这些前置行动,就是为总攻铺设的无声炸药。”
无形的硝烟在辽源的经济脉络和人心深处弥漫。
这场没有冲锋号的经济绞杀战,正一点点地勒紧套在敌人脖子上的绳索,为即将到来的雷霆万钧,创造着最为有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