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城外二十里,独立第一旅的临时指挥所里气氛凝重。
周海涛提供的情报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岛田要在后天清晨对安丰驿使用毒气弹。”
陈征指着地图上的几个标记,“根据情报,日军已经在前沿阵地部署了毒气射器,目标是我们的主要防御阵地和后勤枢纽。”
赵铁鹰补充道:“毒气种类很可能是芥子气或路易氏剂,这两种都是持久性毒剂,能在地面停留数小时甚至数天。”
在场的团营主官们脸色都变了。
他们中不少人都听说过毒气的可怕,但真正要面对这种违禁武器,还是第一次。
孙猛一拳砸在桌上:“狗日的小鬼子!
打不赢就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
陈征冷静地说,“我们要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常,你负责向总部和外界揭露日军的罪行。
老杨,你带人去准备防化物资。
高胜寒,侦察营要密切监视日军毒气部队的动向。”
命令迅传达下去。
整个根据地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为应对毒气战做准备。
在安丰驿,战士们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加固工事。
所有的掩体和指挥部都加装了密闭门,准备了湿泥土和棉被用于堵塞缝隙。
“记住!
毒气比空气重,会往低处聚集。
遇到毒气袭击要往高处转移!”
指导员们在阵地上来回奔走,反复强调防毒要点。
后勤部门连夜赶制简易防毒面具。
材料很简陋——用浸过碱水的纱布和棉花,加上自制的活性炭滤罐。
虽然防护效果有限,但总比没有强。
“每个战士至少要配两个!”
老杨在兵工厂里大声指挥,“前线哨所要配望远镜,一旦现日军射毒气,立即鸣枪示警!”
医疗队也在紧张准备。
苏红梅带着卫生员们配制解毒药剂,准备急救设备。
“芥子气中毒要立即用漂白粉溶液清洗,路易氏剂要用二硫基丙醇”
她一边配药一边向护士们讲解,尽管知道这些药品的储备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常的通讯营正在向全世界揭露日军的暴行。
电波载着日军的毒气战计划,飞向延安、重庆,甚至远在欧美的反法西斯阵营。
“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鬼子的罪行!”
常对报务员们说,“每一个字都要得清清楚楚!”
在根据地内部,群众也被动员起来。
民兵组织巡逻队,儿童团负责传递消息,妇救会赶制防毒口罩。
一个老大娘把自家最后一块肥皂捐出来:“同志,听说碱水能防毒气,这个你们拿去用!”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村庄不断上演。
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应对这场特殊的挑战。
第二天清晨,陈征亲自到前沿阵地检查防毒准备。
他看到战士们正在练习快佩戴防毒面具,动作已经相当熟练。
“报告旅长!”
一个年轻战士立正敬礼,“我们排每个人都能在十秒钟内戴好防毒面具!”
陈征满意地点头,但随即问道:“如果面具失效怎么办?”
战士毫不犹豫地回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上风方向转移!
必要时用尿液浸湿毛巾,效果更好!”
“好!”
陈征拍拍他的肩膀,“记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慌张。
鬼子用毒气,正说明他们害怕我们!”
视察完阵地,陈征来到医疗队。
苏红梅正在教护士们识别毒气中毒的症状。
“旅长,”
她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的解毒药品太少了。
如果大规模中毒,恐怕”
陈征沉默片刻:“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
就在这时,高胜寒的侦察营回紧急情报:日军的毒气部队已经开始向前沿移动!
“来得正好。”
陈征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通知各部,按第一套方案行动!”
所谓的第二套方案,是陈征和参谋们精心制定的反制措施。
既然知道了日军的计划,他们就要利用这个机会,给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夜幕降临后,一支特殊的部队悄悄出了。
这是由特等射手和爆破手组成的突击队,他们的任务是摧毁日军的毒气射装置。
“记住,”
带队的营长低声交代,“优先目标是最前沿的毒气射器。
得手后立即撤退,不要恋战!”
突击队员们借着夜色掩护,向日军阵地渗透。
每个人都携带着特制的燃烧弹,这种炸弹能在瞬间产生高温,有效破坏毒气容器。
与此同时,炮兵团的阵地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