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深知这是目前唯一正确的、也是最艰难的选择。
主力跳出去,意味着将根据地的腹地暂时让给敌人,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勇气。
内线坚持,则意味着无比的危险和艰苦。
而全民动员坚壁清野,更是需要极大的组织力和牺牲精神。
“同志们!”
陈征最后环视全场,语气沉重而充满期望,“这一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扫荡。
将会异常残酷,异常艰苦。
我们可能会失去很多,牺牲很大。
但是,只要我们保存了主力,保住了群众,保住了抗战的种子,我们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将来反击的本钱!”
“各部队,各单位,立即按照部署行动!
时间就是生命!
散会!”
命令既下,雷厉风行。
会议一结束,整个根据地仿佛被注入了最后的肾上腺素,以前所未有的度和规模运转起来。
部队营地中,战士们紧急收拾行装,轻装简从,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弹药和数日干粮。
连排长们在进行最后的动员和路线确认。
一种临战前的肃杀和离别的不舍气氛弥漫着。
村庄里,景象更是悲壮。
干部和民兵们挨家挨户动员,帮助老乡们收拾仅有的家当,扶老携幼,牵着牲口,组成长长的转移队伍,向着深山老林艰难行进。
哭声、叮嘱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
“铁砧”
兵工厂的工人们,含着泪将无法带走的笨重机器拆解、涂抹黄油、深深埋入地下或者沉入潭底。
李铁锤抚摸着那巨大的铁砧,最终狠狠一跺脚,带着技术人员和核心设备转移。
田野间,民兵和群众一起,疯狂地挖掘地洞,藏匿粮食和物资。
一口口水井被用石头泥土填塞,或者倒入污物。
根据地边缘,地雷被密密麻麻地埋设起来,挂上路旁的树梢,布成死亡的陷阱。
一张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死亡之网和生存之网,在日军大军压境的阴影下,被飞快地编织起来。
每一个军民,都成为了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
全民皆兵,不再是口号,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战争的巨轮,碾压而至。
而清水根据地,已然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做好了迎接最残酷冲击的准备,无论是跳出去,还是留下来,都将是一场用生命和意志书写的壮烈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