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就可能让我们无数同志的血白流,让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据地毁于一旦!
赵世文的事件,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
他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我们必须深刻反思!
为什么叛徒能隐藏在我们的队伍里?我们的保密工作是否存在漏洞?我们的干部审查制度是否严格?我们每个人的政治警惕性是否足够高?!”
“从现在开始,全军、全根据地,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忠诚教育和保密纪律整肃运动!
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学习保密条例,对照检查自身行为!
各级组织,要严格审查干部和人员的履历和社会关系,堵塞一切可能被敌人利用的漏洞!
保卫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健全更加严格的情报和信息管理制度!”
“对于在此次事件中,与赵世文有过密切接触、或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人员,”
陈征的目光变得锐利,“一律暂停原职,接受保卫科的严格审查!
查清问题,分清责任!
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处分,该清除出队伍的,绝不姑息留情!
我们要的,是一支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让敌人无隙可钻的铁军!”
公审大会结束后,一场席卷整个根据地的整肃运动迅展开。
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而严肃。
保卫科的工作量剧增。
老周带着他的人,日夜不停地对名单上的人员进行谈话、外调、核实。
机要室、通讯处、作战室、警卫连、兵工厂……每一个核心部门都经历了严格的审查。
平时关系亲密的战友,在谈话时也难免多了一份谨慎;文件的传递和保管手续变得前所未有的繁琐和严格;甚至日常的聊天中,人们也下意识地避免谈论任何可能涉及机密的话题。
一批与赵世文过往甚密、或在工作中存在明显疏忽的干部被调离了关键岗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分。
两个被查出有重大嫌疑、但证据尚不完全充分的人员(其中一人是赵世文曾极力推荐进入机要室的同乡),被直接清除出队伍,送往后方进行劳动审查。
杂货铺的王老板,虽系被胁迫且不知情,但也因严重失察和违规行为,被吊销经营许可,接受了长期的劳动教育。
整个根据地的运作,仿佛被放入了一个严格的过滤器之中。
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阵痛和效率的暂时下降,甚至引了一些怨言和紧张情绪。
但陈征和老周顶住了压力,他们深知,唯有经过这般刮骨疗毒般的彻底整顿,才能真正清除隐患,重塑纪律和信任。
在这个过程中,高胜寒和他的“利刃”
小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负责了对重点审查对象的暗中监控,确保审查期间不生意外,更以其自身的绝对忠诚和过硬作风,成为了整肃运动的标杆。
高胜寒多次在内部会议上强调纪律和忠诚的重要性,要求“利刃”
的每一位队员都必须成为“铁打的营盘,最硬的钉”
。
李铁锤在兵工厂的废墟上,一边忍着悲痛带领工人们清理修复,一边用他那粗粝的方式配合着整肃:“都他娘的给老子把招子放亮堂点!
谁要是心里有鬼,趁早自己滚蛋!
别等老子用大锤把你砸出来!
咱们‘铁砧’打出来的家伙什,要清清白白,用在打鬼子上,绝不能便宜了内鬼!”
张振国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不适后,也变得更加谨慎和成熟。
他主动找到老周,汇报了自己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并提出了加强技术资料分级管理和使用登记的建议。
常的通讯部门则率先完成了密码体系的全面升级换代,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电台使用和监听纪律。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整顿和深刻教育,根据地的内部氛围开始逐渐生变化。
最初的紧张和猜忌慢慢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更加牢固的规则意识和警惕性。
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志之间的信任,在经过风雨洗礼和制度重塑后,变得更加纯粹和坚实。
内部的隐患暂时被清除,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虽然代价惨重,但这场锄奸与整肃的风暴,如同一次淬火,让清水根据地在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