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得极低,带着困惑的怜惜:“这屋子……好是极好的,就是……就是太冷清了些,像那画里的仙女住的,不沾一点凡尘烟火气儿。
哎呦,这窗纱……”
她眯起眼,望着那旧了的绿纱,“绿不绿、灰不灰的,看着……看着叫人心里头憋闷得慌。”
贾母闻言,立刻显出十二分的关切与决断,开启了“慈母改造”
模式:“哎呀!
我的儿!
可不是么!
快快快!
去把我库房里头收着的‘软烟罗’找出来!
拣那银红色的,给林丫头糊窗户!
这竹子青翠,配上银红霞影纱,那才叫一个相得益彰,活色生香!”
姥姥心中愕然嘀咕:银红?那得多晃眼?这富贵人家的讲究,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二站:秋爽斋(探春理政之所)
豁然开朗!
轩敞大气!
巨大的书案,笔筒如林,壁上悬着名家法帖,一个硕大的汝窑花囊盛着素雅的白菊。
刘姥姥惊叹出声:“嚯!
这屋子……敞亮!
大气!
三姑娘……三姑娘是个有胸襟、有气魄的主儿!
瞧这大桌子……”
她由衷赞叹,“够俺们全家老小围坐吃饭,还能腾出地方擀面条哩!”
探春闻言,面上微笑依旧端庄得体,心中却是一片啼笑皆非的无奈。
第三站:蘅芜苑(宝钗静居之地)
一踏入门槛,刘姥姥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
这屋子……雪洞一般!
除却必需的床帐桌椅,竟无半点装饰玩器。
案上仅有一个朴拙的土定瓶,插着几枝疏淡的菊花,旁边是两卷书,一杯清茶。
姥姥看得直摇头,心直口快:“哎呦我的老天爷!
薛大姑娘这儿……这……这未免也太素净了!
比俺们村头那土地庙还……还清静三分!
这哪像千金小姐的绣房?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看着……看着叫人心头都跟着凉空!”
贾母也蹙起了眉头,语气带着长辈的不认同与怜惜:“宝丫头,你也忒过于自苦了!
正是花朵儿般的年纪,房里这般素净,看着不祥,也失了生气。
你等着,明儿我就打人,把我那些收着的玩器摆设,拣好的给你送些来!”
宝钗依旧低眉顺目,唇边挂着无懈可击的温婉笑意:“谢老太太惦记着。”
心中却是一片波澜起伏的无奈:姥姥啊姥姥,您老人家这双眼睛……可真是比刀子还利,净挑这大实话往外掏!
一日欢宴,流光溢彩,终有尽时。
刘姥姥满载而归。
她腹中填满了从未想象过的珍馐百味,脑海中塞满了光怪陆离、炫目迷心的奇景。
她晕陶陶、醉醺醺地坐上来时的车,一颗心被巨大的满足与恍惚填满,晃晃悠悠地驶离了这神仙府邸。
而大观园里的少爷小姐们呢?一个个揉着笑僵了的脸颊,抚着笑抽了筋的肚子,只觉这一日的纵情欢笑,竟似透支了一生的快活。
贾母倚在榻上,由丫鬟轻轻揉着酸胀的腮边,悠悠长叹:“今儿这一场热闹……真真是把心肝脾肺都笑透了!
比那戏台上唱十出大戏,还要痛快淋漓十分!”
凤姐儿得意地朝鸳鸯飞了个眼色,无声的默契在二人眼中流转:这“活宝”
带来的泼天“热闹”
,稳稳拿捏住了!
宝玉仍在回味那石破天惊的“大倭瓜”
,只觉其鲜活生动,竟远胜他读过的所有锦绣诗篇。
黛玉兀自深陷在“良辰美景奈何天”
的懊恼与羞赧里,眼波偷偷流转,惴惴不安地窥探着宝钗的神色。
宝钗呢?依旧端坐如仪,仪态万方,只是那深潭般的眼底最深处,终究是被那“大倭瓜”
砸开了一丝涟漪,漾起几缕极淡、极难察觉的、属于人间的真实笑意。
夕阳熔金,将大观园里精致的亭台楼阁镀上一层虚幻而脆弱的暖色。
白日里那震耳欲聋、几乎掀翻屋顶的欢笑声浪,此刻仿佛还粘稠地滞留在雕梁画栋之间,如同投入这华美而沉寂的“琉璃世界”
中的一颗粗粝石子,激荡起短暂却无比鲜活的生气。
只是这笑声越是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