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
汪直离开后,宪宗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得力的助手。
虽有意召回,却遭到朝臣和内臣一致反对,只得作罢。
西厂也随着汪直的离去逐渐式微,被东厂和锦衣卫联手压制,最终淡出了皇帝的视线。
后来,万贵妃去世,宪宗悲痛欲绝,不久便驾崩。
汪直也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风光无限的西厂,在新皇弘治帝朱佑樘即位后,也被正式废除。
天启元年,朱由校正式继承皇位。
登基伊始,他便颁布诏令,宣布恢复西厂。
此令一出,满朝哗然。
许多文臣纷纷上奏,劝诫皇帝不要再设旧制。
但年轻的天子心意已决,不顾反对声音,坚持重启西厂。
不过短短五年,因朝中压力巨大,正德年间复设的西厂再度被废。
自此之后,西厂彻底退出大明舞台,成为过往。
而在西厂复立的同时,武宗还增设了一个“内行厂”
。
其权力远西厂,由太监刘瑾掌管。
刘瑾作为“八虎”
之,权势滔天。
然而到了正德五年,刘瑾被处死,内厂也随之裁撤。
尽管两厂已消逝多年,但它们昔日的威势依旧令文官们心有余悸。
更为关键的是,这类机构能有效分权,与锦衣卫和东厂形成制衡。
职能分工明确,行事更加精细,也避免了重复与内耗。
当初宪宗设立西厂,本意是为监督朝中官员及锦衣卫、东厂。
可惜汪直能力太强,将西厂的权力扩展至全国,甚至能干预民间事务。
如今朱由校决心重建两厂,目的就是要把监察情报体系推向极致。
只要所选提督不是无能之辈,便足以与魏忠贤抗衡,防止一方独大。
听闻此令,王朝辅心绪翻涌,五味杂陈。
他既担心皇帝因此与朝臣冲突,又隐隐期待自己或将因此迎来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