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还真是个未知数。
那些人个个都不是善类,稍有不慎,说不定就被他们倒打一耙,反咬一口,甚至勾结外敌都难说。
喜峰口那边也得早作安排,毕竟自己要从那里出关,提前知会李松平和满桂一声,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朱由校终于翻开了魏忠贤送来的奏本。
这是袁应泰所写,辽东的大致情形他本该熟悉,但朱由校还是想亲眼看看,那些关外的“土皇帝”
到底有多嚣张。
开始他还能沉住气,可越看越是震惊。
原本以为凭着自己来自后世的知识,对明末辽东多少有些了解,但眼下内容却让他大开眼界。
据袁应泰所言,辽东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利益集团,以地方官员、武将、士绅、地主豪强为核心,渗透了半个辽东。
这个集团还在持续扩张,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只要有利可图,统统不放过。
山东、北直隶、九边各地都有他们的触角,四处拉拢人脉,编织关系网。
怪不得历史上不管生什么,崇祯都不敢轻易动辽东。
就这层层交错的势力,想动都动不了。
也难怪祖大寿、吴三桂等人胆敢如此放肆。
只要外地军队前来支援,他们便想方设法将人拖进泥潭,逼你无路可退。
他们勾结商贾、私运物资、杀人冒功、倒卖军械、贩卖粮食铁器、欺压百姓、兼并土地,甚至泄露友军情报,坏事做尽。
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能想出来。
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毫无底线。
朱由校看得目瞪口呆,这要是公布出去,足以震惊天下。
才看一半,他已经怒火中烧,猛地将奏本砸在御案上,惊得身边太监立马跪地。
片刻后,他怒声下令:
“立刻召许显纯进宫,去!”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王朝辅也不敢多言。
“臣叩见陛下!”
要动这些人,必须谋划周密,一击制胜,绝不能让他们有丝毫反扑机会。
这些人盘根错节,手握兵权,若不一次性连根拔起,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还有努尔哈赤和林丹汗在一旁虎视眈眈。
一旦辽东有变,他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辽沈之地,正是努尔哈赤梦寐以求的目标。
“派人去辽东,找几个靠得住的,专门盯着那边的官员和商人。
尤其是那些做走私、倒卖粮食和军需物资的,必须把他们的底细摸清楚。”
“重点查祖家、李家,只要有点可疑的地方,不管是谁,都得查到底。”
“臣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