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耿耿。
在这时代,必能大展宏图。
朱由校筹划的科举变革,前所未有。
他拟参照后世之法,以百分制为标准,设立统一考题与评分准则,推行标准化阅卷流程。
科举的题目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开始涉及农事、百姓生计,以及国家管理的实际问题。
这些考题由朱由校亲自审定,务求筛选出真正有能力治理地方、稳定财政的人才。
八股文仍占主要分值,改革只能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反而会引发动荡。
但即便是这样微小的变动,也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士大夫阶层多年苦读经典,专攻八股,眼看即将登科入仕,朝廷却突然改变方向,自然难以接受。
“陛下,自大明立国以来,科考皆以四书五经为本,二百多年未曾更易,为何今年骤然更改?”
“此举对天下寒窗苦读的学子,岂非有失公允?”
“陛下允许皇明学院的学生破格应试,已背离祖制;如今再改试题内容,实属悖逆之举。”
六科言官王图在皇极殿内声色俱厉,言辞激昂,公然对抗皇权。
朱由校听罢,神色不动,既未发怒,也未反驳。
他清楚这只是开端,真正的反对者还在后头,他要等他们尽数现身,再一并清算。
他从不与这些人争辩,满朝文臣巧舌如簧,与其口舌相争,不如静待时机。
见皇帝沉默,不少人误以为其心生动摇,于是胆子更大,纷纷跟进。
礼部员外郎乔允升随即附和:
“科举之法,乃太祖高皇帝所定,陛下若执意更改,便是背弃祖训,难道要做那不孝之后,任由天下指责唾骂?”
“倘若考生不服,群起抗争,酿成骚乱,陛下将何以应对?”
“祖宗之法不可变,陛下若一意孤行,岂非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此话一出,殿中响应者络绎不绝。
朱由校目光扫过,少说也有二十余人,心中杀意渐起。
那些低头议论的官员浑然不觉危险,还以为自己正气凛然,即将名垂士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