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他话音刚落,一位头花白、在业内德高望重的煤机厂总工程师(姓沈)率先开口,声音洪亮:“钱总工的数据,有说服力!
我们厂完全支持矿务局提出的高标准!
技术引领,安全为本,这才是行业健康展的正途!
我们承诺,严格按照矿务局标准组织生产,确保核心部件加工精度达到图纸要求,绝不妥协!”
他的表态,如同定海神针。
“我们也支持!”
“高标准才能出高效益!
我们厂跟进!”
几家有实力、有远见的煤机厂代表纷纷表态。
市场的声音,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站在了矿务局这一边。
龙峰矿务局的老吴和金源煤矿的孙总工等人,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他们私下串联的“低成本”
联盟,在矿务局实打实的数据、王强团队淬火般的质量坚持和主流煤机厂的支持下,瞬间瓦解。
再提“老标准”
、“降成本”
,不仅苍白无力,更显得目光短浅甚至别有用心。
王磊坐在主位,平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没有言,只是目光扫过那些脸色变幻的反对者,扫过钱明脸上那份源自实力的从容,扫过沈总工程师眼中对技术的尊重。
他知道,矿务局这柄淬火新刃,在经历了省厅腐败集团的打压、技术窃取的暗算、标准之争的博弈后,终于凭借其无可辩驳的硬实力和淬火而生的担当精神,在行业格局中,牢牢地锚定下了属于自己的坐标!
这坐标,以安全为基石,以技术为锋芒,以担当为脊梁。
它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昭示着矿务局掌握自身命运、引领行业变革的新篇章,正伴随着车间里那永不妥协的轰鸣声,徐徐展开!
淬火之路,永无止境,但锚定之基,已坚如磐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