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最严苛的复合应力冲击。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金属高温和高度专注的气息。
王强半蹲在拆解开的电液控制阀组旁,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手中拿着一个精密千分尺,反复测量着阀芯导杆上一个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小台阶。
“师父,厂家反馈了,”
小陈拿着平板电脑,脸色凝重,“他们承认这一批次阀芯导杆的加工精度确实出了图纸公差上限oo3。
但他们坚持说,这种级别的误差在行业通用标准下是允许的,不会影响整体性能,拒绝承担全部退货损失,只同意部分补偿和后续批次改进。”
“允许?”
王强猛地抬起头,布满油污的脸上,那双眼睛锐利得惊人,“通用标准?那是对付普通工况的!
我们井下是什么环境?高温、高湿、强震、复合应力冲击!
oo3的台阶,在静态下是允许误差,但在每分钟数百次的往复冲击下,它就是应力集中点!
就是金属疲劳裂纹的!
就是未来阀芯卡死、系统失控的定时炸弹!”
他的声音在轰鸣的车间里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愤怒。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分歧,这是对矿工生命安全底线的挑战!
“告诉他们!”
王强站起身,声音洪亮,带着淬火般的硬度,“矿务局的标准,不是行业通用标准!
是经历过西二事故血泪教训、用矿工兄弟的命换来的更高标准!
我们的图纸公差,就是安全红线!
差一丝一毫,就是拿人命在赌!
这一批次阀组,要么他们按我们的标准返工重修!
要么,矿务局永久取消其供应商资格!
没有第三条路!”
他走到车间中央一块巨大的白板前,拿起粗壮的记号笔,刷刷写下几个大字:
“精度即生命,毫厘定生死!”
“都给我记住!”
王强指着那行字,目光扫过所有徒弟和技术骨干,“矿务局的技术标准,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
是我们用血换来的规矩!
是刻在骨头里的铁律!
谁在这上面打折扣,谁就是在掘矿务局的根,就是在喝矿工兄弟的血!
我王强第一个不答应!”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砸在每个人心上。
小陈等人看着白板上那力透纸背的大字,看着王强因激动而微微红的眼眶,胸中一股热血瞬间涌起。
所有的犹豫、对厂家强硬态度的担忧,都在此刻化为了无比的坚定!
“明白!
师父!”
“按王队说的办!
退单!”
“咱们自己搞质检,卡死每一丝误差!”
车间里响起一片激昂的回应。
技术团队的魂,被王强这淬火般的坚持,牢牢钉在了安全和质量这条不容动摇的底线上!
---
矿务局小会议室。
全省煤矿智能开采电液控制系统推广协调会正式召开。
气氛远比预备会凝重。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除了各矿务局、大型煤矿的技术负责人,还坐着几位省内重量级煤机制造厂的资深总工程师和销售总监。
省厅设备处只来了一个级别不高的代表,全程沉默,形同虚设。
钱明代表矿务局,正在做最后的陈述。
巨大的投影屏上,不再是空洞的技术框架,而是赵静带领团队精心制作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对比模型。
清晰的柱状图、动态曲线,直观地展示了采用矿务局高标准系统在五年、十年周期内,因故障率大幅降低、维修成本减少、生产效率提升和安全投入优化所带来的巨大综合成本优势。
数字冰冷而有力,将“高标准=高成本”
的质疑砸得粉碎。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钱明的声音沉稳自信,带着一种源自数据和实践的底气,“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矿山的长远效益,容不得半点侥幸!
矿务局的标准,是用教训和担当淬炼出来的!
它或许初期投入稍高,但它带来的,是井下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提升,是生产系统的长期稳定可靠,是国有资产更高效的保值增值!
这,才是真正的降本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