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假的?这么硬?”
一个老矿工将信将疑。
“白纸黑字!
局里红头文件!
王局长在会上拍桌子说的!”
周师傅敲着汇编的硬壳封面,声音带着老矿工的沧桑和笃定,“咱们以前吃亏,就是吃了不懂规矩、不敢较真的亏!
现在规矩给你撑腰了!
怕啥?命是自己的!
矿务局也是咱们自己的!”
另一边,财务科门口新设了“阳光支出公示栏”
。
当月的办公用品采购明细、差旅费报销清单、设备维修费用,甚至科室桶装水费,都清清楚楚地贴在玻璃橱窗里。
几个职工路过,好奇地驻足观看。
“哟,老李,你这趟去省里开会的住宿费标了二十块啊?被标红了!”
“别提了!
新规卡得死!
一毛钱都得写说明!
不过也好,清清白白,省得别人嚼舌根。”
被点名的老李苦笑摇头,语气却并无怨怼。
在矿务局子弟学校腾出的临时安置房里,刘大姐拿着新规汇编,指着“职工权益保障”
一章,跟几个老姐妹念叨:“瞧瞧!
这上面写了,以后工资最迟每月五号!
工伤认定三十天必须给答复!
还有这大病基金,咱们北坡的老周家媳妇,上次手术的钱,申请材料交上去,听说下周就能批下来!
这新规矩,是往咱心坎里立的啊!”
新规如同无声的春雨,开始渗透矿务局的每一个角落。
它不再仅仅是王磊案头的文件,不再仅仅是会议上的口号。
它变成了陈涛在井下宣讲时挥舞的手臂,变成了周师傅敲击封面的笃定,变成了公示栏里被阳光晒着的报销单,变成了刘大姐和老姐妹们眼中实实在在的希望。
王磊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公示栏前攒动的人头,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井下广播宣讲新规的回音。
暮色渐沉,矿务局大楼和远处北坡工地的灯火次第亮起,勾勒出一个崭新而坚实的轮廓。
新规如磐,已悄然嵌入这片亟待新生的土地深处。
这根基或许还不够深广,但方向已定,步履已坚。
淬火之路,正始于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