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还有矿上新的领导班子那边…会不会觉得我们派了个‘钦差’下去?毕竟他身份特殊…”
方同舟目光锐利地看向郝卫东:“卫东,这是市委的决定。
矿上新班子若有微词,你这个市长负责沟通解释!
告诉他们,王磊不是去指手画脚的,他是去学习的,是去当桥梁的!
至于王磊本人…”
他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关怀,“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方向和安全感。
这个位置,能给他这两样。
我会亲自和他谈。”
长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高级康复病房。
窗明几净,阳光充足。
王磊做完上午的康复训练,正靠在床头休息。
身体依旧疲惫,但精神却与几个月前判若两人。
视野里的模糊光影已能大致勾勒出物体轮廓,语言表达虽然缓慢,但逻辑日益清晰。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
方同舟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陈教授。
“方伯伯,陈教授。”
王磊努力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个虽然僵硬但真诚的笑容。
这笑容,已是康复路上最珍贵的勋章之一。
陈教授笑着上前,熟练地做了些基础检查,对方同舟点点头:“恢复得非常好,方书记。
身体机能、神经反应、语言认知都在持续进步。
心理评估也显示,稳定性很高,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学习意愿很强。”
方同舟欣慰地拍拍王磊的肩膀:“好,真好。”
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目光温和地看着王磊,“感觉怎么样?昨天…累坏了吧?”
王磊摇摇头,声音缓慢却清晰:“累…但值得。
看到…大家…真好。”
他顿了顿,眼神里透出询问,“方伯伯…以后…我…做什么?”
方同舟心中微动,这正是他等待的问题。
他注视着王磊那双虽然依旧带着伤痕、却已重燃生命之火的眼睛,缓缓开口:
“磊子,市委经过慎重考虑,给你安排了一个新岗位。”
“长山矿安全督导专员。
正科级。
常驻矿上。”
他清晰地阐述了职责范围——参与监督新安全措施落地、协助沟通、定期提交观察报告。
重点强调了“参与”
、“协助”
、“观察”
三个词。
“这个位置,不需要你立刻去做决策、去管人。
你需要做的,是重新熟悉矿上的一切,特别是安全这一块的新变化;是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耳朵去听,了解工友们最真实的想法和困难;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逻辑地记录下来,形成报告。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
王磊认真地听着,眼神从最初的惊讶,逐渐变得专注。
他努力消化着方同舟的每一个字。
矿上…安全…工友…这些词汇深深击中了他心底最深处的东西。
“我…能行?”
他有些迟疑,但眼底深处却跃动着渴望的光。
他不想做一个被供养起来的“英雄”
,他想做事,做有意义的事。
“当然能行!”
方同舟语气肯定,“你有最宝贵的现场经验,有矿工兄弟们的信任,这是别人没有的优势!
但记住,这不是让你回去当队长,是让你带着新的视角去学习、去观察、去当好这座矿和市里之间的桥梁。
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任何不懂的,随时可以找我,找郝市长,找安监局的同志。
你不是一个人。”
方同舟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推心置腹的凝重:
“磊子,‘特等功臣’的申报已经启动了。
这是国家对你功绩的认可程序。
但你要记住,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无论这顶帽子有多重、多耀眼,你王磊最根本的价值,不在那个称号上。”
他指了指王磊的心口,又指了指窗外长山矿的方向:
“在这里!
在那里!
在你救出来的人心里!
在你脚下这片你为之拼过命的土地上!”
“这个督导专员的位置,就是让你把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