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依着咱们静岚县的情况,用料又实在,定个五十文一碗,应该……应该算是公道,那些殷实人家也消费得起。”
“五十文?!”
颜氏的声调再次拔高,虽然比一两银子少了二十倍,但还是让她觉得心惊肉跳,“一碗面五十文?这……这有人买吗?”
“五十文?!”
这个数字一出来,杨家女眷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钱氏更是手一抖,差点把正在缝的针扎到手指头上。
“五十文?!
这……这都能买一斤多肉了!
是不是……太高了?”
颜氏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这价钱,她自个儿都舍不得吃!
刘秀芝也咋舌:“王夫人这手笔……也太大了点……”
然而,杨老爹沉吟片刻,却缓缓点了点头:“王夫人是见过世面的,她定的价,自有道理。”
旁边的刘全老汉也躬身道:
“老夫人,老爷说的是。
五十文对于寻常百姓是天价,但对于县城里那些富户、乡绅、以及家里有闲钱的夫人小姐们,偶尔尝个新鲜,确实不算什么。
咱们这面,本钱在那里,走的就是精致稀罕的路子,价钱定低了,反而让人看轻了。”
李柱也小声附和:
“是……是的,光是那狼桃,如今就别家没有……”
杨老爹磕了磕烟灰,淡淡道:
“就按王夫人说的,先定五十文。
卖着看。
生意是试出来的。”
男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竟然都觉得这价钱虽高,却并非不可行。
颜氏和几个女人面面相觑,虽然心里还是觉得肉疼,但也慢慢回过味来。
是啊,这面本就不是卖给天天吃粗粮咸菜的人家的,目标就是那些不差钱、好新鲜、图精致的客群。
“成!
那就听王夫人的!
暂定五十文一碗!”
颜氏再次拍板,只是这次,手有点抖。
虽然心里还是觉得这价钱烫手,也只能按下嘀咕,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五十文一碗的面”
弄得对得起它的价钱——碗筷要更精致,摆盘要更讲究,送货上门的食盒也要做得体面些!
于是,家里又掀起了一股新的忙碌浪潮。
女人们忙着优化卤子配方,确保每次味道都稳定出色;男人们则被派去找更好的碗碟和定做食盒。
接下来的几日,杨记食铺正式推出了“精品汤面”
——暂定番茄鸡蛋和红烧排骨两种口味,限量供应。
果然如王夫人所料,五十文一碗的高价非但没有吓退客人,反而因其新奇和美味,以及那“王夫人尝过都说好”
的隐形招牌,很快就在县城里传开了,成了富家小姐太太们下午点心、换口味的新宠,甚至还有男客买了下酒。
杨大川每日回来,都说面卖得极好,尤其是那炸好的面饼,方便携带,更是一些家中开小灶的富裕人家争相购买的对象,生意好得不得了。
而此时的舒玉,心思早已不在面条生意上了。
她的“造纸大业”
初步成功,给了她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她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如何改进工艺,提高效率,实现批量生产?尤其是……如何造出更柔软、更吸水、更亲肤的“卫生纸”
!
这个念头,在她连续几天现刘香总是时不时地蹙着眉头,脸色也有些苍白,干活时不像往常那么利索,有时还会偷偷用手按着小腹。
下午的时候,她甚至看到刘香虚弱地躺在炕上休息,身上还盖着厚厚的被子。
舒玉好奇地问周婆子。
周婆子把她拉到一边,悄悄告诉她:
“小姐,刘香那是身上不痛快了,女人家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得好好歇着,不能沾凉水,不能累着。”
舒玉瞬间就明白了——是月经!
她看着刘香苍白的脸和隐忍的表情,再想想自己前世用过的那些方便舒适的卫生巾,以及这个时代女性可能还在使用的那些简陋又不舒服的月经带(可能还是塞草木灰或旧布条),心里顿时很不是滋味。
一种强烈的、近乎使命感的念头涌上心头:她一定要在自己这具身体也迎来“那位亲戚”
之前,把卫生巾造出来!
造纸只是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