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川喘了口气,脸上是压不住的得意,
“我在木匠铺子门口碰上了上次帮咱找铺面的那个牙人!
他正跟人说话呢,一眼就瞅见我了!
拉着我就问,家里要不要添置人口?我说家里确实需要添几个得力的人手,就是还没顾上去找他。
嘿!
你们猜怎么着?”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环视一圈众人期待(和舒玉好奇)的目光,才压低声音,带着点兴奋道:
“那牙人一拍大腿!
说可巧了!
这几日刚得了信儿,南边遭了水灾,有一批逃难过来的人牙子手里攥着‘好货’,都是些手脚麻利、老实本分的!
他正愁没主顾呢!
一听咱家要人,立马拍胸脯说先给咱留着!
让咱这两天有空就去县里找他,他带咱们去挑!
保管给挑最好的!”
“真的?!”
颜氏的声音都带着点颤音,脸上瞬间焕出光彩!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赎宅要钱要人手,开铺子要人手,地里也要人手!
买人,虽然心里头还有点别扭,但确实是最稳妥的法子!
连一直沉默的杨老爹,浑浊的眼底也掠过一丝极淡的满意。
这牙人,倒是会来事。
杨大川带来的好消息像一剂强心针,让杨家小院的气氛瞬间活络起来。
晚饭桌上,一大盆熬得浓稠的杂粮粥,配着腌萝卜条和炒青菜,众人吃得格外香。
颜氏一边吸溜着粥,一边拍板:
“明儿一早!
秀芝、元娘、凤儿,跟我去仓房里翻腾翻腾,把那些蒸寿桃寿包的家什都找出来!
封城前接的那些大单子,不能再拖了!
人手不够?就在咱杨家岭请!
王赖子他娘、德柱娘、杨四嫂子……都问问!
工钱按天算,给足!
让她们也挣点活钱贴补家用!”
刘秀芝立刻应和:“行!
阿娘放心!
保管把婶子大娘们招呼得妥妥帖帖!”
元娘和凤儿也连忙点头。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商议着明天请哪些女工、工钱定多少合适时,院门突然被拍得“啪啪”
响!
“杨爷爷!
颜奶奶!
开门呐!”
一个稚嫩又带着点气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离门最近的杨大川几步过去拉开院门。
只见里正杨五爷家那个七八岁的小孙子石头,正站在门外,小脸跑得红扑扑的,鞋帮子上还沾着泥点子。
“石头?咋了?你阿爷有啥事?”
杨大川蹲下身问。
石头吸了吸鼻子,仰着小脸,努力学着大人的口吻,脆生生地传话:
“我阿爷说……说后天开祠堂!
叫你们……准备准备!”
说完,他还不忘补充一句,小脸绷着,
“我阿爷嗓子都哑了!
一下午跑了好几家呢!”
后天开祠堂!
准备准备!
这消息像块巨石,猛地砸进刚刚泛起涟漪的水面!
杨家众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颜氏端着粥碗的手停在半空,杨大江兄弟脸上的喜色褪去,周家父子也停下了筷子。
连叽叽喳喳的刘秀芝都瞬间闭了嘴。
堂屋里只剩下粗瓷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空气仿佛再次凝固。
颜氏最快反应过来。
她放下碗,脸上努力挤出慈祥的笑容,快步走到门口,枯树皮般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从兜里掏出一小把炒得喷香的南瓜子,不由分说地塞进石头的小手里:
“好孩子!
辛苦你跑一趟!
来,拿着,阿奶刚炒的,香着呢!”
石头看着手里香喷喷的瓜子,小脸上立刻露出欢喜,但想起阿爷的吩咐,还是没敢多待,脆生生地说了句“谢谢杨奶奶!”
,然后扭身,像只受惊的小兔子,撒开脚丫子就往家跑,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昏暗的巷子口。
“别跑,夜黑了让你小叔送你回去!”
颜氏不放心的喊着,小石头却头也不回,只有声音从风里传来。
“不用了,颜阿奶。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