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子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油灯将她眼角的皱纹拉得老长,活像爬在脸上的蜈蚣。
凤儿攥着鞋底的手在抖,针线在月光下晃成一片模糊,原本针脚细密的地方,牵着一根长线半天没有下一针。
“你爹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
周婆子的声音裹着哭腔,“前日收麦子还说要给秀秀打对银镯子”
“娘,护卫小哥不是放了信鸽吗?”
凤儿强撑着笑,针尖却扎进虎口,“当家的那么壮实,定能护好阿爹的。”
鲜血渗进绣绷,在月白鞋底子上开出朵红梅。
周婆子突然捂住儿媳的嘴,老槐树的影子在窗纸上晃了晃,远处传来夜巡衙役的梆子声。
“哐当!”
窗棂突然轻响,暗卫乙的声音从外头飘进来:“周婶子,信鸽已经飞走了,若是平安,明早该有回音。”
周婆子慌忙抹泪,撞翻了桌上的油灯。
凤儿摸黑捡起火石,却听墙外传来压低的笑:“您二老放心睡,俺今夜值前岗。”
舒玉趴在墙头上,裤腿被露水洇得透湿。
城门已经关了七日了,远处的炊烟稀稀拉拉,像断了线的风筝,昨日还有十七八处,今日只剩稀稀拉拉的几缕。
她望着对街李家的烟囱,那里曾飘出过红烧肉的香味,如今只剩冷灶清锅。
“东街陈记布庄、西市孙家药铺”
小丫头咬着炭笔嘀咕,“加上咱们,统共九户。”
糯米突然炸毛蹿上墙头,白爪子在青砖上扒拉出火星。
舒玉顺着它的视线望去,正撞见两个黑影在街角撕扯——穿绸衫的胖子被乞丐按在阴沟里,半块霉的炊饼在泥浆里滚成煤球。
“造孽哟。”
颜氏不知何时站在梯子下,手里菜刀还粘着葱花,“上个月还见那胖子在醉仙楼摆席”
钱师父拄着锄头过来,“前日还抢米,今日连土都要吃了。”
“土?”
舒玉转头,看见老头儿裤脚沾着的黄泥巴,“您老挖观音土了?”
“嘘!”
钱师父慌忙捂她的嘴,“小祖宗,我是去菜园翻地了”
话音未落,巷口传来孩子的干嚎:“娘!
我饿——”
舒玉打了个寒颤,从梯子上滑下来时,膝盖撞在青砖上。
钱师父慌忙扶住她,却见小丫头盯着自家烟囱呆——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此刻竟成了催命符。
早餐桌上,菠菜蛋汤寡淡如水,包子堆得像座小山。
颜氏咬着包子骂街:
“那帮天杀的泼皮!
衙门前的血还没干呢,又惦记着抢粮!”
“娘,小声些。”
元娘往她碗里添了块咸菜,“隔墙有耳。”
舒玉盯着自己的饼子,突然开口:“阿奶,咱把粮食都做成干粮吧。”
颜氏一愣,手中的饼子差点掉在地上:“你说啥?”
“外头除了大户,起烟的人家没剩几户了。”
舒玉掰着手指头,“昨儿我数了,东街二十八户,只剩五家冒烟。”
钱师父吧嗒着烟袋锅:“小家伙儿说得对,要是断了火,生粮存不住。”
杨老爹放下筷子,眉头拧成个疙瘩:“上回是泼皮求财,这回是饥民求活。”
杨老爹的烟袋锅在桌沿磕出个黑印,“昨儿东街李铁匠,为半袋麸皮被亲侄子捅了。”
舒婷突然吐着米汤泡泡“咯咯”
笑出声,被舒玉捏住鼻子:
“傻乐啥?等饿急了眼,你这身奶膘够炖”
“呸呸呸!”
颜氏的筷子抽在她手背,“童言无忌!”
暗卫乙嚼着盐渍菜根突然开口:“方才县衙前又挂了三颗人头。”
颜氏“啪”
地拍了下桌子:“咱杨家就算饿死,也不能让那帮杂碎得逞!”
她风风火火地站起来,围裙带扫翻了醋壶,“周家的,把菜园子的菜都拔了!
趁新鲜腌了!”
周家婆媳对视一眼,周婆子咬咬牙,拎起菜篮子就往后院走。
凤儿跟在后面,小声安慰:“娘,小哥说信鸽”
“甭提那劳什子!”
周婆子抹了把眼泪,“先顾好眼下!”
舒玉跟在颜氏身后,看着满园子的青菜被连根拔起,心疼得直咧嘴。
趁人不注意,她悄悄蹲下,将拔出来的菜往空间里收,嫩绿的菜叶在她掌心消失得无影无踪。
“毛毛!”
颜氏回头时,正看见她蹲在菜畦边,“什么呆?去把东墙根的韭菜也拔了!”
“哎!”
舒玉慌忙站起来,又偷偷塞了两把韭菜进空间。
杨家的男人们忙着弄些尖刺陷阱时,厨房里杨家的女人们齐齐上阵。
颜氏揉面的架势像在打擂台,面团在她手里“咣当”
摔在案板上,惊得糯米缩在墙角直哆嗦。
刘秀芝擀面皮,杨大川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