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舒玉眼珠一转,抄起包子掰成八瓣: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尝一口,不好吃不要钱!”
霎时人群蜂拥。
卖菜大娘尝了口腌菜包,拍着大腿直嚷:
“给我留十个!
我家那死鬼就好这口!”
挑夫连吞三个野葱包,噎得直翻白眼还要往怀里揣。
“老板娘,这包子真好吃,再来两个!”
“给我来两个白面的!”
“我要三个杂面的,便宜点呗!”
刘秀芝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舒玉则在一旁帮忙收钱,嘴里还不停地吆喝着:
“新鲜出炉的包子,皮薄馅大,快来尝尝啊!”
顾客们一边吃着包子,一边赞不绝口:
“这包子真不错,又软又香!”
“是啊,这馅儿调得真好,比东头那家的好吃多了!”
日头刚过午,包子摊前已挤得水泄不通。
刘秀芝收钱收到手软,忽然瞥见个锦衣小厮往陶器摊去。
再定睛看时,杨大川正跟个绸缎商比划:
“这陶罐能腌二十斤腌菜!”
杨大江那边的陶器也卖得异常火爆。
不到一个时辰,所有的陶器就被抢购一空。
杨大江看着手里的铜板,脸上乐开了花:
“这生意真是太好了,比上次还快!”
刘秀芝也兴奋地说道:
“毛毛,你的主意真是太棒了!
这包子一下子就卖光了,咱们今天可真是大财了!”
“哇,咱家的包子卖的好快啊!”
舒玉也兴奋地跳起来。
刘秀芝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没想到这包子这么受欢迎。”
众人开心不已,赶忙收拾东西踏上归程。
回到村里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钱老汉已经回了自己家,杨家一家人则在昏黄的油灯下数着今天的收获。
舒玉数铜板数得眼冒金星:
“六百零三文!”
“何止!”
刘秀芝把钱串子抖得哗啦响,
“陶器摊子上还有五两多呢!”
颜氏看着这些钱,感叹道:
“怪不得人人都上赶着做买卖,今天这一回比往年地里一年赚的都多。”
舒玉见自己的法子有用也很开心,她笑着说:
“阿奶,你的手艺这么好,以后咱们就多做些好吃的去卖,肯定能赚更多的钱!”
一家人商议过三天就到腊月二十三了,明后两天再抓紧时间卖两天包子,然后置年货好好过个年。
暮色里,杨家小院飘着肉香。
刘秀芝和颜氏一边忙活一边嘀咕着:
“邪了门了,白面比杂面还好卖”
“要我说,下回往包子里塞个铜钱。”
杨大川满嘴流油地出馊主意,
“吃到的免单!”
“我觉得行!”
舒玉一脸认可。
“免你个头!”
颜氏一擀面杖敲过去,
“赶紧吃,明儿还得出摊!”
油灯下,杨大江拿回来的铜钱堆成小山。
舒婷在襁褓里吐着泡泡想:这家人怕是要靠包子家了。
窗外的糯米突然"
嗷呜"
一声,叼着块舒玉偷偷给的包子皮窜进了柴房——看来狐狸也逃不过真香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