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有一个冒昧的请求——”
艾米顿了顿,眼神无比认真:“请问,我是否有机会,可以跟着您,或者店里的厨师,系统地学习一些中餐的基础知识?哪怕只是几道最简单的家常菜?我不是一时冲动,我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
我相信,由我这样一位外国学习者,将学习中餐的经历、感受到的文化,用我的方式和视角分享给我的朋友、我的社交媒体粉丝,或许能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交流。
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外国人,能更容易地理解、接近、甚至爱上中餐和华国文化。”
艾米的话,让苏浩泽微微一怔,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惊讶。
他确实没料到这位外国友人会提出如此正式的学习请求。
然而,他并没有立刻回绝。
因为他从艾米的眼神中,看到了超越一时兴起的认真和热情。
更重要的是,艾米无意中展示的“优势”,精准地触动了他商业布局中一个正在构思的环节。
海外市场的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构建。
“由外国学习者亲身实践并分享”,这无疑比品牌自身的宣传更具亲和力与说服力。
这对于正在开拓海外联名市场、并希望将“悦动新天地”街区乃至天海市打造成有国际吸引力文旅目的地的“膳时记”来说,是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契机。
若能成功,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苏浩泽沉吟了片刻,目光温和却带着审慎,看着艾米,缓缓开口:“艾米女士,感谢您的厚爱和信任。您的这个想法……很有意义,也很大胆。不过,系统学习厨艺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吧,请给我一点时间考虑一下,我们也需要评估一下如何安排,才能既满足您的学习愿望,又不影响餐厅的正常运营。可以吗?”
艾米听到苏浩泽没有直接拒绝,反而认真考虑了可能性,心中顿时燃起巨大的希望。
她连忙点头:“当然可以!谢谢您愿意考虑!我可以等!无论结果如何,都非常感谢您!”
看着艾米充满期待离开的背影,苏浩泽陷入了思考。
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似乎为“膳时记”的文化输出之路,推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窗户。
而这扇窗后,会是一片怎样的新天地呢?
送走艾米后,苏浩泽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回到了办公室。
他需要冷静地权衡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
他深知,收徒传艺,尤其是在餐饮行业,绝非小事,这不仅关乎技艺传承,更关乎品牌声誉和教学者的责任心。
他需要听听核心团队的意见。
他首先拨通了合伙人赵明生的视频电话。
屏幕那头的赵明生听完苏浩泽的简述,哈哈一笑,带着他惯有的江湖气魄和乐观:“苏老板,这是好事啊!这说明咱们‘膳时记’的魅力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艾米这人我接触过,有热情,脑子活,是个做设计的人,审美在线。
她主动想学,这是送上门的文化输出渠道啊!要我说,可以收!不用搞得太正式,就当是个‘文化交流体验生’,让陈厨或者底下的师傅稍微带一带,指点一下基础就行。
万一她真学出点门道,或者哪怕只是把学的过程用她的方式分享出去,对咱们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就是个活广告!成本不高,潜在收益可不小,这买卖划算!”
接着,苏浩泽叫来了助理金子明。
金子明听完,推了推眼镜,迅速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利弊,语气客观而冷静:“苏总,赵总的看法有道理,从品牌传播和潜在市场机会角度看,确实存在利好。一位外国友人系统学习并分享中餐制作,故事性强,易于传播,能有效提升品牌在国际层面的文化格调亲和力。”
他话锋一转,列出风险:“但弊端也很明显。首先,教学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时间和后厨资源,尤其是在新店运营和云创项目并行的当下,可能会分散精力。
其次,教学质量难以把控,学习效果存在不确定性,若最终效果不佳,或传播内容出现偏差,可能反而会影响品牌专业形象。
再者,食品安全、后厨管理等方面也需要额外制定规范,避免意外。最后,这也是对艾米本人毅力的考验,系统学厨绝非易事,半途而废的可能性不低。”
金子明的分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