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上午,阳光透过高楼间隙,洒在城市街道上。
苏浩泽驾驶着那辆低调的黑色SUV,副驾驶坐着合伙人赵明生,后排是助理金子明。
车子驶向城市东边新近火起来的文旅创业街区——“悦动新天地”。
“苏老板你很有先见之明啊。这地方选的是真不错,”赵明生摇下车窗,深吸了一口早晨清新的空气,看着窗外颇具设计感的街景和已经开始布置店面的商户,语气里带着赞赏,“闹中取静,文艺气息浓,跟我们‘膳时记’想打造的调性对路。”
“是的,赵总。”后排的金子明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调出资料,“这个‘悦动新天地’项目,是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示范街区,定位很明确,就是要做成一张城市旅游新名片。您看,街区规划很有章法,东区以特色餐饮和轻食为主,西区引入了独立设计师品牌、手工艺品和文创集合店,中间穿插着小剧场和艺术空间。政府是想通过这种‘美食+文化+艺术’的业态组合,形成联动效应,吸引本地休闲客群,更重要的是拉动外来游客的深度体验消费。”
“前期调研也显示,周边配套的博物馆升级改造即将完成,加上已有的美术馆和几家特色书店,这个区域的整体文化氛围和客流潜力非常可观。对我们‘膳时记’来说,在这里立足,不仅仅是开一家分店,更是切入政府主导的旅游推广体系的一个关键节点。”
苏浩泽专注地看着前方路况,微微点头:“嗯,关键是这里的‘顶层设计’和我们想表达的‘饮食文化’概念有契合点。不仅仅是卖吃的,更是要融入这个大的文旅生态,成为游客体验这座城市风物人情的一个窗口。”
他说话间,车子已稳稳停在街区中段一个临街的铺位前。
门脸没有过度张扬,原木与暖灰色调的搭配,沉稳内敛。
新做好的金色“膳时记”Logo和下方一行小字“风物食养”,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与街区整体格调相得益彰。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店长林紫川立刻迎了上来。
“苏总,赵总,金助理,早上好!”林紫川三十出头,干劲十足,脸上带着即将开业既紧张又兴奋的红光。
“早上好,小林,辛苦你们前期筹备了。”苏浩泽下车,与他握了握手,目光已开始打量店铺外观及其在街区中的位置。
“应该的,苏总!各位里面请,工程队刚做完最后的保洁,就等您几位来验收了。”林紫川侧身引路,掏出钥匙打开了厚重的玻璃门。
一行人步入店内。
内部空间比效果图上看起来更为开阔通透。
清晨的阳光透过大幅落地玻璃窗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新装修材料特有的淡淡气味,混合着保洁后清新的柠檬香。
常规的用餐区,占据主要空间,摆放着定制的原木餐桌和搭配了软垫的藤编座椅,桌椅间距宽敞,保证了用餐的私密性与舒适度。
墙面是暖色调的艺术涂料,挂着几幅精心装裱的摄影作品。
不是常见的风景或抽象画,而是极具质感的大特写:沾着露水的饱满麦穗、刚从泥土中挖出还带着根须的铁棍山药、含苞待放的百合花蕾。
每一幅作品下方都有一行小字标注作物名称和产地,悄然点出“膳时记”对食材源头的关注。
“这画选得好,”赵明生走到一幅山药特写前,仔细端详,“看着就有种……土地里长出来的扎实感。”
“是请了一位专注拍摄乡土题材的摄影师的作品,”金子明补充道,“我们希望顾客在用餐时,目光所及,能隐约感受到食物与土地的联系。”
另一边文创展示区,位于餐厅一侧,巧妙地利用一道半隔断墙划分出来。
墙上设计了错落有致的原木展架和嵌入式玻璃柜台,目前还空着,但灯光已经布置好,射灯的角度精心调整,等待着未来陈列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物品。
或许是特色农产品礼盒、手作食器、又或是与食物相关的书籍、老物件。
“这边预留的展架和柜台,”林紫川介绍道,“后期可以根据季节主题或者合作项目,灵活布展。比如,秋季可以展示新米的品种和故事,配合山药季,可以摆放不同产地的山药样本和介绍。”
苏浩泽沿着展架慢慢走过,手指轻轻拂过光滑的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