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还得谢谢苏老板,才能让我们尝到好吃又营养的东西。”
她这番话说的真诚,苏浩泽听了,眼神温和,语气也带上了几分遇到知音的欣然:“周小姐有心了。
你能喜欢,并且愿意带回家乡给父母品尝,这对我来说,就是最高的认可了。”
他顿了顿,看着远处绿油油的田地,感慨道,“好的食材,遇到懂得欣赏的人,再经过用心的制作,就能产生奇妙的连接。
从这片土地,到店里的厨房,再到像你这样懂得其价值的客人手中,甚至最终又回到它诞生的地方……这是一个很温暖、很完整的循环,不是吗?”
他这番话,说得平实却充满力量,没有半点炫耀的意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周晓倩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
“是一个很温暖、很完整的循环。”
她轻声重复道,握紧了手中的纸袋。
“所以,周小姐这是休假回老家视察工作?”
苏浩泽说着,侧头看她,语气带着几分熟稔的打趣。
周晓倩被他问得有些不好意思,含糊道:“就是……回来看看。”
两人说着,已走到了周晓倩家院门口。
传统的农家小院收拾得干净利落,墙角堆着些农具,几盆常见的花草开得正好。
周母闻声从厨房出来,腰间还系着围裙,看到女儿身边跟着个气质不凡的陌生男人,明显愣了一下。
“妈,我回来了。
这位是苏老板,‘膳时记’的,就是帮咱们村卖山药的老板。
他车在村口陷住了,过来打个电话叫拖车。”
周晓倩连忙介绍。
周母一听,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又感激的笑容:“哎哟!
是苏老板!
快请进快请进!
一直听晓倩她爸和阿公夸您,说您是我们村的大贵人!
车的事别急,我让她爸去喊村头的李师傅,他专修农机,准能给弄出来!”
苏浩泽被周母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忙摆手道:“阿姨您太客气了,叫我浩泽就行。
什么贵人不贵人的,是咱们村的山药品质好。”
周母一边招呼苏浩泽进屋喝茶,一边麻利地吩咐周晓倩去倒水,自己则转身就去屋里打电话。
周晓倩看着母亲风风火火的背影,心里有些暖,又有些好笑。
她给苏浩泽倒了杯自家炒的野山茶,茶汤清亮,香气扑鼻。
苏浩泽接过,道了谢,目光落在客厅桌上那本《中国农耕文明》上,眉梢微挑。
周晓倩注意到他的视线,解释道:“昨天去博物馆看了个展,顺便买的。”
苏浩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赞了句“好茶”
,然后看似随意地问道:“看来周小姐对农耕文化很有兴趣?”
“算是吧,”
周晓倩在他对面的木凳上坐下,“以前没太大感觉,在外面待久了,反而觉得这些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有种……让人心安的力量。”
周晓倩点点头,表示赞同:“是啊,食物也好,文化也好,其根本都连接着土地。
我做‘膳时记’,也是想在现代的节奏里,尽量保留住这种‘土地的味道’。”
这时,周母打完电话回来,脸上带着笑:“苏老板,放心吧,李师傅马上带人过去。
正好,饭快好了,您要是不嫌弃,一定在家里吃顿便饭!
晓倩她爸去河塘收网了,说是看能不能弄条鲜鱼加个菜,一会儿就回!”
苏浩泽本想推辞,但看到周母真诚的目光,又瞥见周晓倩微微点头,便从善如流地笑道:“那今天就打扰阿姨了。
正好,我带了些店里新做的山药糕,给大家尝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