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路子和踏实保障!
你就说啥时候开始干吧!”
苏浩泽点点头:“好!
有您二老和各位叔伯这话,我们就放心了。
接下来几天,李医师和刘营养师他们会详细测一下咱们这片地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看看哪块地最适合种哪种药材。
我们‘膳时记’会负责联系优质的种苗,并且联系好可靠的收购方。
到时候,我们会把种植的技术要求、收购的标准和保底的价格都跟大家讲清楚,咱们签好协议,让大家心里踏实。”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小范围的试点做好,有了成功的经验,再慢慢扩大。
咱们不图快,要求稳,求好。
一定要种出最好的药材,打出咱们村的名声来!”
这番话条理清晰,诚意十足,又充分考虑到了乡亲们的顾虑,让大家听得心里热乎乎的,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一顿普通的农家晚饭,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欢声笑语慢慢平息,但村民们眼中的希望之火已被点燃。
远处田野间,萤火虫依旧在夜幕中划出点点流光,仿佛在为这个村庄的新生悄然起舞。
第二天一早,当初升的太阳将金色洒满田野,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时,“膳时记”
团队已经开始了工作。
李医师和刘营养师带着几位年轻员工,拿着土壤采样袋、标签、深入田间地头,开始为这片孕育了优质山药的土地做一次详细的“体检”
。
“李大夫,刘老师,这么早就忙上啦?这又是在测啥子哟?”
三叔公和老李头等几个关心进展的村民,早早地就来到了田边,好奇地围拢过来。
刘营养师笑着扬了扬手中的取样袋,耐心地解释:“三叔公,李叔,我们在给土地‘分家’做‘体检’呢!
就像人看病要号脉一样,我们得知道哪块地‘身子’更壮实肥力足,哪块地‘脾气’更温和,这样才知道哪块地最适合种玉竹,哪块地最适合种百合。
精准下药,庄稼才能长得最好哇!”
她通俗易懂的解释,引得村民们连连点头。
看着这些“城里来的专家”
如此认真地为他们的土地忙碌,乡亲们心里既感动又踏实。
与此同时,在村委会那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苏浩泽正和三叔公、老李头以及另外几位村中骨干,围着一张有些年头的村级地图商讨着。
苏浩泽用笔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根据初步印象划分着不同区域。
“三叔公,您看,”
苏浩泽指着地图,“东边这片向阳的坡地,日照足,排水好,李医师初步判断可能非常适合种喜光的北沙参。
而靠近河边那块地,稍微阴湿一点,可能更适合种玉竹。
咱们得等详细的检测数据出来,再最终确定。”
三叔公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看着地图,频频点头:“浩泽,你们是专家,看得准!
咱们以前就知道埋头种,哪懂这些门道。
这么一分,心里就亮堂多了!”
老李头更关心实际问题:“浩泽,这种新药材,头一年的种子、苗子咋办?咱们心里没底啊。”
苏浩泽早有准备,沉稳地说:“李叔,这个您放心。
第一年,‘膳时记’会负责联系信誉好的种苗公司,提供优质的种苗。
这部分投入,可以由我们先垫付,等药材收成后,再从货款里扣除。
这样大家就不用为前期的本钱愁了。”
这个方案彻底打消了村民最大的顾虑,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