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电话那头传来李爱华带着笑意的声音,“我下午正好要去菜市场买点水果,不如再买条鱼回来,晚上给你们炖个拿手的鱼头豆腐汤。”
“妈,您不觉得太折腾就行,”
苏浩泽忙说,“对了,您下午去菜场就不用买熟食了,我这边下班早,到时候我去接平安,顺路在小区门口‘张记’带只脆皮烤鸭回来。
阳哥就好这口,平安那小家伙也馋了很久。”
“哎哟,还是你想得周到!”
李爱华的声音更高兴了,“张记的烤鸭好,你堂哥肯定喜欢。
那行,我就再买点新鲜蔬菜,浩阳最爱吃我清炒的菜心了。
你也别太赶,路上注意安全。”
“放心吧妈,都交给我。
您也慢点,菜市场人多,别着急。”
放下电话,苏浩泽看着留下来的那一袋红薯干,揉了揉眉心。
老家人的请求,又是自家的亲戚。
虽然没有多亲近,但毕竟跟姑姑他们在一个村生活。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一点都不帮忙也不妥。
可几千斤的山药,也不是一时半会说销就能销了的。
直接砸钱收购是最简单的,但那无异于施舍,并非长久之计,也未必是三叔公他们真正想要的。
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好好想想。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渐渐清晰。
他拎起那袋红薯干,径直走向后厨。
午后正是厨房备货的间隙,不算太忙。
见老板进来,大家纷纷打招呼。
苏浩泽将布袋子放在宽大的备餐台上,解开绳扣,露出里面红润饱满的红薯干。
“各位,手头的事先放一放。”
苏浩泽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这里有些老家带来的红薯干,大家都分着尝尝,感受一下味道。”
他将大半红薯干分给好奇围过来的员工们,然后环视了一圈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尤其是几位核心厨师,缓缓开口道:“接下来,给大家布置一个临时任务。”
厨房里顿时安静下来,连咀嚼红薯干的声音都小了,众人竖起耳朵。
“任务很简单,也很有挑战性。”
苏浩泽拿起一小块红薯干,“就以我们常见的山药为主要食材——注意,不是这个红薯干,是新鲜山药。
每个人,独立构思并制作一道菜品。”
他顿了顿,强调关键要求:“要求有三点:第一,烹饪手法不限,煎、炸、蒸、煮、炖、烤都可以,但做法要尽可能简单,不能太复杂。
第二,成品要家常,是那种看起来很多普通家庭都会做、都愿意吃的菜,不要搞成餐厅里的高档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们每个人做出来的菜,品类不能重复。”
这话一出,厨房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做法简单还要家常,还得不重样?
这可比做一道精致的招牌菜更有挑战性,更考验对普通食材的理解和创造力。
“老板,咱这是要研接地气的新品了?”
一位年轻的帮厨忍不住好奇地问。
苏浩泽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笑了笑,抛出了激励:“算是吧。
这次算个小比试,两天之内,我要看到你们的方案,或者成品。
做得好、想法妙的,”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看着大家亮起来的眼睛,“会有额外奖金。”
“哇!”
厨房里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奖金总是最直接的动力。
陈厨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问:“老板,这菜具体是偏向哪个方向?药膳?还是纯粹的家常口味?”
苏浩泽沉吟了一下,答道:“陈师傅,思路可以放开些。
可以偏向药膳的温补,也可以就是纯粹好吃的家常菜。
核心是,要让人看了觉得‘这个我好像也能做’,或者‘这个看起来就很下饭’。”
他没有再透露更多信息,只是鼓励道:“大家放开思路,就用最普通的山药,做出点不一样的花样来。
两天后,我看结果。”
说完,苏浩泽便转身离开了厨房,留下了一群摩拳擦掌、又满心好奇的厨师和帮厨。
他们一边分吃着甜糯的红薯干,一边已经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家常的?清炒山药片算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