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对风味与药效的平衡上,有独到之处,值得同业关注。
」并附上了店铺定位。
这条客观的评价,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这个专业圈子里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两天后,苏浩泽应邀去了梁萍华所在的医院。
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走廊上,消毒水的气味里还夹杂着孩子们的哭闹声。
苏浩泽穿着略显宽大的白大褂,以学习者的身份跟在梁萍华的身后。
他仔细观察着梁教授的每一个细节。
听诊前总会用手心捂热听诊器。
检查喉咙时,会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贴纸鼓励孩子。
开药时,会柔声问孩子最喜欢什么卡通人物,然后笑着说:“那我们让佩奇帮你把病毒打败好不好?”
对于那些生病的儿童,每一个都抱着极大的耐心跟友善,没有一丝不耐烦。
临近中午,候诊区还有很多挤焦灼的家长和哭闹的孩子。
梁萍华正忙得不可开交,一位年轻妈妈抱着不停咳嗽、小脸通红的女儿急得快哭了:“梁教授,您快看看,孩子烧了一夜,咳得厉害!”
梁萍华刚要过去,另一边一位老人又抱着吐奶的婴儿着急的挤了过来。
情况更加紧急。
苏浩泽见状,立刻对梁教授说:“梁教授,您先看婴儿,我去帮您维持一下秩序,安抚一下那位妈妈和孩子。”
他快步走到年轻妈妈面前,并未开口询问病情,而是递上一张纸巾和一杯温水,温和地解释道:“您别急,先喝口水,梁教授马上就来。
候诊区空气流通更重要,我帮您找个通风点的位置。”
在引导母女到旁边座位的过程中,孩子咳得更厉害了,妈妈急得直跺脚。
苏浩泽想起上午观察到的护理细节,他立刻向护士站要了一个一次性口罩,动作轻柔地对折后,撑开形成一个简易的透气罩,隔在妈妈和孩子口鼻之间。
“这样能避免呼吸出的热气直接呛着,孩子能稍微舒服点。”
他一边示范,一边回忆着上午护士的手法,手掌虚虚地、有节奏地轻拍孩子的后背。
苏浩泽的动作沉稳而专注,带着一种现学现用的认真,反而透出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多少缓解了那位年轻妈妈的焦急的心情。
看着孩子的咳嗽似乎稍微顺畅了一点,她紧绷的情绪也明显缓和下来,连声说好几句“谢谢”
。
梁教授处理完婴儿情况后,迅过来接诊。
苏浩泽则退到一旁,协助护士疏导其他候诊家属,帮忙整理散落的玩具。
傍晚,两人在办公室休息。
苏浩泽看着窗外嬉戏的孩子们,心中酝酿已久的想法越清晰。
他转过身,神情认真地对梁教授说:“梁教授,经过这一天的观察,我更加确信了一件事。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一剂良方,更是一种能被他们欣然接受的健康方式。
您看”
他指着窗外那些活泼的身影,“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做出让小孩子们追着妈妈要的‘小熊茯苓糕’,让挑食的孩子因为‘奥特曼山药饼’而爱上吃饭,那会是什么光景?”
“如果能把您刚才提到的‘观察唇色判断缺氧风险’、‘通过玩具喜好判断精神状态’这种对孩子的深度理解,和我们‘把良药做成马车’的理念结合起来。
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研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孩子体质、让他们看一眼就喜欢、吃一口就爱上的儿童药膳体系?””
苏浩泽说话的时候目光诚恳,语气里满是认真:“您的团队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安全性把控,我们负责将理念转化为美味可口的食物。
这不仅是开产品,更是想探索一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让传统智慧能更好地培育下一代。
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和我们一起,做这个大胆的尝试?”
梁教授没有立刻回答,她看着苏浩泽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商机更是使命感的火花,又想起他今天在诊室里表现出的耐心与智慧。
片刻沉默后,她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眼中带着认可与期待:
“苏先生的这个提议,很有意思。
你描绘的这个前景,也确实让人心动,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过两天,我带团队去你们厨房实地看看,到时候我们详细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