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生活中。
这可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苏浩泽的这番话不卑不亢,以一种略带自嘲又透着认真的语气作答,终于彻底打破了僵局。
台下响起了一阵轻松的笑声和更为热烈的掌声。
连刚才那位提问的中年研究员也愣了一下,随即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却没了之前的敌意。
苏浩泽并未因轻松下来的气氛而感到松懈。
他面向全场,微微鞠了一躬,语气诚恳地说道:“其实,我今天能站在这里,向各位老师汇报我们的一点浅见。
我和我的团队都感到万分荣幸。
也正因为知道机会难得,所以我们除了汇报工作,也怀着求学之心,做了一些准备,心中也有一些困惑,希望能借此机会向各位专家前辈请教。”
苏浩泽的话语一顿,目光扫过台下诸多资深的面孔,最后落回刚才提问的几位老师身上,态度极为谦逊。
“就拿刚才几位老师非常关心的‘药效’与‘数据’问题来说,我们深知自己在学术研究和临床验证方面的不足。
如何为我们这样的产品建立更科学、更令人信服的效用评估体系,是我们非常渴望学习的方向。”
“同时,”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一丝身为人父的真切关怀,“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也有一个难题想请教大家,尤其是儿科领域的专家。”
“最近天气多变,我儿子所在小学里有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
我们团队想研一些能帮助孩子们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药膳,但儿童体质娇嫩,口味挑剔,如何能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让他们愿意吃、喜欢吃?关于儿童药食同源的理论和应用,我们应该重点遵循哪些原则?不知能否请梁教授,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突然被点名,那位气质温婉的儿科专家梁萍华教授露出了一丝惊讶。
她显然没料到这个年轻人会在如此专业的场合,直接又大胆地向自己请教一个非常具体的应用难题。
这让她开始重新评估起眼前创业者。
当她看到苏浩泽眼中毫无作伪的诚恳,确定对方是真心请教时,那审视的目光才逐渐转变为欣赏。
梁萍华微笑着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鼓励:“苏先生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就像昨天门诊有个孩子,反复感冒,脾胃虚弱,妈妈哭着说喂药比登天还难。
这正是我们临床最头疼的情况。”
她先是肯定了提问的价值,然后才转向会场同仁:“将药膳科学、安全、有趣地应用于儿童日常调理,是一个极具价值且充满挑战的方向……”
梁萍华简单的就苏浩泽提出的有关感冒这一块对于儿童体质需要如何进行调理,进行了简单阐述。
包括儿童体质特点、食材选择禁忌等,也给出了一些专业而具体的建议。
两人一问一答,交流得十分投缘。
在场的其他几位专家也被这个话题吸引,加入了讨论,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见解。
茶歇时,梁教授还主动走到苏浩泽身边,再次深入交流了刚才的问题。
甚至在结束的时候向苏浩泽出了“有机会可以来医院儿科看看”
的邀请。
研讨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傍晚,那位曾经尖锐质疑过的中年研究员,独自一人走进了“膳时记”
。
他面无表情地点了一盅佛手柑玫瑰炖乳鸽,吃得极慢,每一口都在细细品味,仿佛在审视每一味的食材。
吃完后,他沉默地坐了片刻,脸上的严肃渐渐化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和钦佩。
他走到柜台,这次不是提问,而是对苏浩泽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许多:“苏先生,这里的汤品确实如你所说。
火候、用料,都没有取巧。”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做实事,不容易。
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我会持续关注的。”
“我会继续加油的,欢迎您随时再来。”
苏浩泽认出来面前的人,正是之前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尖锐问题的那位中年研究员。
离开后,陈研究员在他那个汇聚了众多学院派中医的资深交流群里,了一条消息:「日前尝了‘膳时记’的佛手柑炖乳鸽,用料扎实,工艺严谨,并非夸大宣传。
其对药食同源的现代化尝试,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