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化不开他心头的焦虑。
姜枣桂圆茶的热度远预期,这甜蜜的负担若处理不好,便会砸了“苏氏”
坚持多年的招牌。
他揉了揉太阳穴,脑海中快闪过各种可能性。
忽然,苏浩泽像是想起了什么,伸手从一旁的文件筐里抽出了一份供应商档案。
那是林叔枣园的详细资料,上次在选择供应商签合同时,下面的人整理好了一份送过来。
他当时对比之后,现另外一家更为合适,对于这家就只是粗略翻了翻便略过了。
现在再次拿起来,却现好像也还不错。
“林叔枣园”
苏浩泽轻声念出这个名字,手指抚过档案上“种植方式:古法种植,自然晾晒,无添加”
一行字,“我记得,他们的枣子品质极好,只是产量一直不高,批价格也稍微有点贵,所以就没作为主力供应商。”
“是的,”
金子明点头,“林叔那边坚持传统方法,产能确实有限,但每次送来的样品都是顶级货色。”
“产能有限”
苏浩泽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却闪过一丝决断,“走,我们去一趟林叔枣园。”
“现在?”
金子明有些意外,"
已经下午三点了,来回至少需要"
“现在。”
苏浩泽站起身,拿起外套,“电话里说不清。
有些合作,必须面对面谈。
而且我要亲眼看看,这个产量有限到底是多少。”
车子驶离市区,窗外的景色逐渐被连绵的丘陵和片片果园取代。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干燥后的清香。
林叔的枣园位于一个小山坳里,并不起眼。
几间朴素的平房,房前大片空地上正晾晒着今年收获的红枣,远远望去像铺开了一张巨大的、深浅不一的红色地毯,在秋日阳光下散着浓郁而纯粹的甜香。
一个皮肤黝黑、身形精干的老农正弯腰仔细翻检着晾晒中的枣子,听到车声,他直起身,眯着眼望过来。
苏浩泽和金子明下车走过去。
“林叔,您好,我是苏氏小饭桌的苏浩泽。”
苏浩泽主动伸出手。
林叔显然有些意外,愣了一下才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握上来:“苏老板?你怎么亲自来了?快,屋里坐。”
他的手掌粗糙而有力,语气带着农家人特有的淳朴和些许局促。
“不了林叔,就在这儿看看就好。”
苏浩泽笑了笑,目光扫过那片令人震撼的晒场,“您这枣子,看着就让人放心。”
林叔脸上露出自豪又有些无奈的笑容:“枣子是好的,就是…就是慢。
比不上人家大棚里用药催的、用机器烘的快。
今年天气好,收成还算不错,但也就这些了。”
他指了指晒场,“你们这次要的量太大,我…我实在是供应不上。
真是对不住,没能合作上。”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真诚的歉意,仿佛未能满足客户需求是他的过错。
苏浩泽简单说明来意后,林叔思索了片刻,领着两人往晒场这边走,“那按照老规矩,你们先验验货,随便挑一块地看看,枣子都是好的。”
说着他蹲下身,随手捏起几颗红枣。
枣子个头饱满,色泽深红自然,果肉厚实,捏上去带着恰到好处的弹性,闻之有一股浓郁的、阳光晒过的甘甜香气,绝非市面常见的那种过分甜腻或带着化学味道的枣子可比。
“你的枣子自然是好的。”
苏浩泽笑着随手挑了几颗不同位置的枣子,品质都一如既往,“我们苏氏看中的就是因为您肯花时间、肯守老规矩。
我们也不想为了求快,丢了根本。”
林叔听到这话,眼眶微微有些热。
他这些年坚守得并不容易,市场喜欢又大又漂亮、价格便宜的货,像他这样慢工出细活的,越来越难。
他没想到,城里来的大老板,竟然能懂这个。
“走,我再带你们去看看园子。”
林叔的声音比刚才响亮了些许。
他带着两人走进枣园,讲解着他的种植理念。
不用催熟剂,让枣子自然挂枝到糖分最足的时候才采摘。
坚持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
晾晒全靠阳光和自然风,
